图2
2、被中香炉
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盛香料用以熏被褥的球形小炉,初称,又称熏球、香薰球、卧褥香炉。被中香炉的发明者传为西周镐京巧匠博恪,其擅长制作各种装饰品,产品华丽美观。博恪在80 岁时发明了一种可以放置在被褥间的香炉,内设机关,任你怎样翻转,香炉内盛放香料的部分却能始终保持平稳。
关于被中香炉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司马相如所作《美人赋》。在唐代贵族的生活中,已经普遍地使用银熏球。1963 年在西安沙坡村出土的唐代银质被中香炉,球体外径50 毫米, 制作精细、镂刻雅致。1987 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的大批金银器中,有两件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薰球(图2),其中一件直径128 毫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一枚银薰球。
在物理学中,要使一个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不倾斜翻倒,最佳的方法是采用支点悬挂。银薰球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将香盂悬挂在两边各有一个轴孔的内持平环中,当内持平环呈水平位置时,香盂因自身重量,可以前后轻微晃动而不会左右倾斜翻倒。但仅用一个持平环是无法避免香盂向轴向方向倾斜翻倒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轴向再做一个较大的持平环,将悬挂香盂的内持平环悬挂在外持平环上,并使两环的轴孔正好垂直,轴心线的夹角为90 度。因此内持平环能避免香盂前后方向倾斜;外持平环则能防止香盂(包括内持平环)左右倾斜。盂心随重心作用,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无论薰球怎么转动,盂内的香料都不会撒出,可置于被中或系于袖中。银薰球的这种结构完全符合现代航空航海中使用的陀螺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