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九庵先生鉴定(坐者左三)
一篇关于元朝画家倪云林作品的文章,让我萌发起拜访九庵先生的念头。
云林作品在明、清两朝十分走俏,江南人家以有无云林画论清俗,数百年来仿(伪)其画者不可胜数,“家家有云林,真者无百一”。这就给后人收藏和研究倪画增添了不少麻烦。40年代,北大教授容庚先生编撰了一本《倪瓒画之著录及伪作》,收录倪画376幅,分别归入正录、别录、伪作及附录,是考察倪氏生平、艺术的必读书目,然而即便容先生这样的大家也难免一失之憾。前两年我读到一篇有关倪画鉴别的文章,作者以确实的资料和谨细的分析指明《雨后空林图》(现藏台北故宫)、《春山图》皆非云林所作,而这两幅画容先生曾目睹,将其列入正录。读罢,我又翻到文章前看署名,从此“刘九庵”便印在我的记忆里。
95年元月的一天,我来到北京小石桥他的澄观斋,一眼看去,我即刻觉得他和他的文章有着相同的气质:质朴、谦和。整个下午我们都坐在那间书房兼会客厅里平静地交谈着。
九庵先生本是农家子,原名久安,1915年生于河北冀县,14岁到北京琉璃厂悦古斋学徒,56年进故宫博物院。这是他对自己身世的叙述,似乎不想多谈,话题自然转到了书画鉴定。对于古代名家,平常人头脑有一种习惯认识:好的便是真的,差的必是假的,对此先生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明朝一位富商酷爱董其昌的书法,经人介绍他见到了自己崇仰的大书画家,就鼓起勇气向对方求字,出多少钱都可以。对方见他情切,客气地收下钱并满足了他的要求,富商如获至宝,把字恭敬地挂在客厅,来往的朋友见到无不啧啧称赞,又有一天这位富商在官府门外看见一位大官从轿中下来进了衙门。他见此人气度非凡,便向路人打探,有人告诉他那位官员就是大名鼎鼎的董玄宰呀!富商不听则罢,闻之大惊,他不是为我写字的那个人呀?于是他守在衙门口一直等着董其昌出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和疑惑。董知他受骗,又见他确是喜爱自己的字,就为他写了一幅,富商回到家,将董其昌的字挂在“董其昌”的字旁边,而朋友们看后都说“董其昌”的字比董其昌写的好,是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