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刘骁纯:指名道姓是最彻底的批评(图)

刘骁纯:指名道姓是最彻底的批评(图)

2015-12-03 10:14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刘骁纯

美术报:刘老师,您最近在做什么?

刘骁纯:最近我的老毛病犯了,在家休息,养身体。有时候看看微信,看看最近美术界发生的大事,微信是一个好东西,我在微信里,就又“复习”了一遍美术史。

美术报:刘老师,您在读书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情?

刘骁纯:我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上的学,那是1958年,进了学校先炼钢铁。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附中就在王府井那儿的隆福寺边上,那么一个小院,还弄个小钢炉,大炼钢铁。后来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读美术史。毕业时赶上了文革,去陕西待了几年。文革以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硕士、读博士。

美术报:您是最早参与《中国美术报》的编辑工作的,而且执掌《中国美术报》很长一段时间,而那个时候,正好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画创新的一个肇始点,能不能从“85美术新潮”开始讲讲,这个几十年,中国画发生了什么?

刘骁纯:办《中国美术报》是从1985年到1989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个时候最主要的一个艺术现象,是新潮美术崛起。新潮美术崛起,同时就引起了对中国画的广泛的重新思考。在那个时候,掀起波澜的是李小山的文章《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当代中国画之我见》是在《江苏画刊》首先发表的,然后《中国美术报》转载,转载的时候,编辑栗宪庭把它的标题给改了,用文章里的“中国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这句话做标题,这样的话,就把这个问题变得更加激烈了。

我有一个观念,中国画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是个半封闭状态,不仅是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封闭,也是对正本清源的传统的封闭。所以,这个时候就必然会出现一个对传统重新认识的思潮。这个思潮,实际上跟现代主义思潮几乎是并行的。新潮美术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了陈子庄、黄秋园,也是在这时候,突然出现了黄宾虹热。

美术报:就是在1985年到1989吗?

刘骁纯:大部分是1985年以后,也就是黄宾虹放在浙江省博物馆的那一大批画被整理出来,差不多就在1985年、1986年。这个时候,实际上一个是对西方现当代艺术开放了,一个是对传统重新认识、重新开放了。再加上李小山文章的推波助澜,中国画创作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从传统走向现代,一方面向西方的现当代艺术借鉴来回归传统。实际上这都是老一辈走过的路。

美术报:就只不过在那个时间被提出了。

刘骁纯:1988年,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中国画研讨会中郎绍君提出“立交桥”的说法,他认为各种途径多元共存,甚至于在过桥的时候,都不交叉。也在这个时候,出现“新文人画”思潮。“新文人画”是在西方艺术的冲击下,重新认识传统、寻找传统新可能性的结果。

美术报:李小山当时只不过是把语言写得尖锐了一些,他里边涉及到人的名字,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事情,所以他会变成一个社会的公共话题,特别是变成我们美术评论里一个重要的话题,甚至是美术史里面一个重要的链接。反观当下,今天我们很多的理论家写文章是不是忌讳太多,束缚太多?你们平时在写文章的时候会不会顾及这样、那样的情面?现在我们要怎么样面对这样的现实?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我们当下的一些文化现象?

刘骁纯:你说的这个问题是批评的问题。现在正在热门讨论的一个批评问题就是“坐台批评”。本来我是不理这个事儿的,因为我这段时间养病,结果有个批评家就戳到我了,因为我答《广州日报》的一个记者的提问时就说了一句,我说关键还是在于艺术家、艺术批评家的定力。定力很重要。当然,“坐台批评”这个现象是有的,批评的软化这种现象也是有的。“坐台批评”实际上也是在批评,就是说不能光是用出场费的问题来解决批评这个问题。我在文章里是肯定这个的,但是我强调的是你怎么变制度,关键还是批评家的定力。你看20世纪初的批评,傅雷一下跳出来,为什么?他就是定力非常高。

美术报:今年上半年,美术界就“坐台批评”这一问题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您也在其中。您是20多年前“批评家公约”发起人之一,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公约?

刘骁纯:是的,我们在1992年的时候发起搞了一个“批评家公约”,这公约是什么呢?就是20多个批评家联名,说我们以后写文章要收费。另外就是对批评家自己怎么恪守学术底线,也罗列了几条,就是一定要严格按照批评标准去做。我们那时候搞“批评家公约”,我认为是必须搞,不搞的话,批评家连基本办公条件都没有。在今天,批评已经市场化了。市场起来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炒一个艺术家,而是不同的人要炒不同的艺术家。怎么炒呢?找批评家写文章。找批评家写文章就给钱,这样一来,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随着这个市场的逐渐规范,批评家收费方式也会逐渐规范。但是这是一个过程,很难一步到位。

美术报:那就需要靠制度来约束,对吧?

刘骁纯:约束不了。我自己现在也无能为力。朋友太多,学生、老师这些很多,所以我现在基本上的做法是拒绝。如果一定要接受的,就肯定是我喜欢的。我喜欢的,我接受的原因我要说清楚。我反思一下,要是像李小山那样指名道姓去批评别人,大概我还做不到。另外我想我大概也不是那种性格。但是指名道姓是最好的、最彻底的批评,是应该提倡的。

美术报:说到李小山,李小山是当代中国画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今年,他又提出了一个观点说“‘新水墨’热是一种集体起哄”,对于此观点,您怎么看?

刘骁纯:起哄就起哄吧。大概是七八年前,我搞了一个水墨画展,我在展览前言里我就说新水墨画,当时我叫现代水墨画,这种作品处在边缘状态,里外不讨好。但是我觉得正是两边没人理,才是最有希望的。

现在情况变了,有市场了,市场也开始关注他们了。一关注、一进入市场,就免不了起哄。这个起哄是市场操作的一种方案,所谓传媒学就是起哄。哈哈,你不起哄你怎么传达?所以这也无所谓。关键是这里头有没有沉得下来的人。如果有,或者说只要沉得下来的那些人不是在起哄,这就行了。哪怕有一个,这个时代就够了!

美术报:“85新潮”时期有很多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出现,他们那个时候很红,画得也很好,但是20、30年之后,他还是那个样子,我们会怀疑他是不是退步了? 请问批评家在评判的若干年之后,他们如何面对自己以前的观点?

刘骁纯:我感觉用不着特别担心。现在好多批评家、年轻的、好的策展人主要不是用指名道姓的方法,而是用发现人才的方法。艺术家以后的发展,谁都管不了,但是哪些艺术家成为理论家的关注点和策展的关注点,这很重要,因为关键的问题是批评家一定要在重要的节点上、以所关注的艺术家为例建立起自己的批评系统。所以我觉得,现在对中国真正的理论家、批评家来说,是特别需要建构个人系统、建立学说的时候。

美术报:您有在建构自己的批评系统吗?

刘骁纯:我现在身体已经不好了,但是我还想做这件事情。我已经搞了20年的批评学了,不是,是形态学,我想把这件事情做完。我的形态学的提纲已经发表过了,后来我大部分是研究写意这一段,我就想在这方面做点事。

美术报:就是说“水墨写意”会变成刘骁纯的一个标签?

刘骁纯:那倒不是。我研究的是形态学,形态学太大,在我的形态学提纲里分六七个形态,其中一个形态叫写意形态。我只有精力把大的提纲写出来以后,注重研究写意形态。中国现在正好是写意形态发展最热的时候,不是吗?

美术报:现在我们一些展览里面,写意确实非常缺失,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展览,而写意恰恰是我们中国画的精髓。

刘骁纯:你肯定又是说的全国美展。我是搞形态学,我就从这个形态学里头来研究写意。我们要建构一个个人的批评系统,就要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建立一个以后让正面的东西变得更强大,负面的东西就会少很多的体系。建构比批判更重要,建构本身就是一种批判。

美术报:我们现在画家太多,而且想为中国画创新提供一种他们的样式的艺术家也很多。这么多的样式,这么多的版本,造成了我们今天中国画的创新之路。有很多艺术家甚至挑战了中国画创作的底线,媒材的底线,甚至是技术的底线。不知道您对这样的创新是什么看法和态度?

刘骁纯:中国画没有底线,它是逐渐变化的。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认为,中国画这个概念是临时概念。为什么?是因为西画传入了,所以产生了中国画的概念。如果要是没有西画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中国画这个概念,中国画这个概念是应对西画入侵的一种方式。

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的特点是什么?每一次争论这张作品是不是中国画,那都是在找中国画的特点,那么艺术家就要跳出这个方位,试试那么画行不行。当初黄永玉也遇到这个问题,他是开了个玩笑说,谁再说我是中国画我就告他。

中国画本身是个历史性概念。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人热衷于讨论中国画它的特点、它的内质、它的底线、它的边界,我觉得这很正常,因为在这个中西冲撞的时候,它就要去找这个东西。但是从总的来说,这个底线是被一代一代的艺术家打破,一代一代把这个底线画得越来越宽。

(文章来源:美术报 文/吕明翠)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