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永不过时的藏品:橄榄核(组图)

永不过时的藏品:橄榄核(组图)

2015-12-28 12:24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当然,明代的核雕用材主要是桃核和杏核,橄榄核还是相对比较少的。但是从清中期开始,橄榄核开始大量应用在核雕工艺中。这一时期也是核雕名家辈出。清乾隆年间,陈祖章的 “东坡夜游赤壁”核舟作品,人物数量居然已经达到八个之多,而且各个形象生动,神态超逸,舟底还刻有《赤壁赋》全文,真是叫人叹为观止。同时期的杜士元,世人称其“穷极工巧之能事”。据《履园丛话》记载,杜士元所雕核舟,每枚值50两!五十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同时,现在我们在书上常见的橄榄核舟,也是由杜士元创作的。

清末,局势动荡,各行各业都遭受重创,核雕行业也没能幸免于难。直到民国初期,江浙一带才又再次涌现出一些擅雕能刻的高手,像苏州舟山的殷根福,以及其子女殷荣生、殷雪芸,徒弟钟年福、须吟笙等,都是中国核雕业内承上启下的名家,文革之后,钟年福先生在吴县创办了光福舟山工艺厂,招徒传艺,苏州核雕由此得到传承、发展。钟年福、须吟笙成为业内公认的、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到现在,核雕艺术已经发展了300多年,可以说每一个核雕手艺人都能讲出一段关于核雕的传奇故事!这样的文化底蕴,不是靠商业炒作得来的,更不是那些简单的菩提子所能比拟的!

所以,小编认为,橄榄核雕艺术在中国还会继续传承下去,橄榄核雕永远不会过时!而当代的一些大师作品,在今后的时间里肯定被记入史册。而对那些参与其中的玩家们来讲,能与大师同时代生活,并且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到大师作品的艺术魅力,不失为一种幸运。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