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集体有余》从内容到形式完全吸收了山东木版年画的特点
就新年画的艺术风格来看,主要是在民间木版年画和月份牌年画的基础上进行大力整顿和改造,重新创造出新的年画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年画图式反而得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在其他“姊妹艺术”中常有借鉴年画艺术的影子,动画自然也不例外。
我国动画发轫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60年代初达到最高峰。在概念上,早期的动画叫做“卡通”,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了一个新称谓“美术电影”,从字面上理解,我国动画电影强调的是“美术”的特性。可以说,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期,几乎所有可供动画创作的美术形式都得到了尝试,如水墨画、壁画、简笔画、年画、版画、画像砖、装饰画、漫画、抽象画、拉毛工艺等。以年画为例,比较着名的动画作品有《过猴山》、《集体有余》、《渔童》、《人参娃娃》、《好猫咪咪》、《抬驴》等,很多动画片也编印成年画,在民间流传。
《过猴山》是1958年由王树忱首次导演的动画片,该片取材于传统木版年画中的故事和形象,创作着眼于追求一种趣味性和娱乐性,没有鲜明的善恶对立或对错判断。整个影片像一出幽默风趣的小品,气氛始终轻松活泼,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集体有余》是在民族化探索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动画作品,片子从内容到形式完全吸收了山东木版年画的特点,片名都是从劳动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角度考虑的。为拍这部影片,摄制组曾先后到山东潍坊、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年画产地收集材料,花费了极大精力,使影片内容与形式统一和谐。
动画片《过猴山》取材于传统木版年画中的故事和形象
《好猫咪咪》是何玉门执导的一部年画风格浓厚的动画片,拍摄期间,主创人员特意到木版年画的故乡山东潍坊搜集资料作为造型参考。1980年11月,以手冢治虫、小野耕世、林静一为代表的访华美术片考察团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等地,并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观看了《哪吒闹海》、《等明天》、《牧笛》、《好猫咪咪》等片。小野耕世曾说:“《好猫咪咪》是至今我所看过的全世界写猫的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老鼠的造型也不同于日本和欧洲国家的形状。”
除了上述几部之外,还有多部动画作品在创作中借鉴了年画的表现手法,有的是在人物造型方面,有的是在色彩表达方面。无论是怎样的借鉴和应用,只要是触及了年画艺术的精髓,它那特有的艺术张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就是年画的生命力所在。
今天的年画,已经不再是过年时张贴的简单画作,它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符号。今年春节,不妨贴几张年画,既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年味儿,又能咂摸些动漫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