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写得快点?我尝试过,希望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但那样的工作方式对我来说是不自然的。每三四年赶出一本书,对我来说非常痛苦。如果我在写的过程中没有感觉到乐趣,人们阅读时也不可能感觉到。”塔特说她不喜欢接受采访的原因之一就是,关于她的作品,她说得越多,似乎显得越假,离真相越远。
“当人们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做或那么做时,你似乎不得不编造出一些理由来。但真正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能给出的最好答案,就是背诵出吉卜林的座右铭:漂流,等待,遵从。
塔特说,自己写,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沉浸式的体验”——写那种可以让自己沉迷其中的书;进入一个迥异的世界,即使是你的母亲呼唤你,你也充耳不闻。
整本书:围绕一只漂亮小鸟的图画
狄更斯风格的《金翅雀》源头要追溯到塔特童年生活的密西西比州的格林纳达。5岁开始写作的塔特会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剪下一匹斑马或者孩子的照片,然后写一个关于照片的故事。“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写作,围绕着图片来写。”塔特说道。她在完成了《金翅雀》才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本书就是围绕着一只漂亮的淡黄色小鸟的图画。
青少年时期的塔特在当地一家图书馆工作,几乎读遍了里面所有的书籍,特别认真地阅读了19世纪的小说。塔特说道,“我是孩子时,就阅读了很多狄更斯作品,长大之后这些书籍就融入了我体内。”
塔特说,她最深层次的满足来自雕琢一个句子——正确的词,适当的比喻。她可以几个小时乐在其中地琢磨一个逗号的位置。
她的书都堪称大作,但她描绘自己是“一个微型画画家——用一枝眼睫毛大小的画笔,创作一幅大型壁画……这也是我出活慢的原因”。
书中对于拉斯维加斯的描写篇幅长且详细,塔特一气呵成流畅地写作下来,读起来并不会感到无聊。这里大段细节推动故事情节从一个悬疑的开头,从容不迫地展开到了故事中间浓墨重彩的部分,最后在阿姆斯特丹达到高潮。不过,阿姆斯特丹的部分仿佛是从另一本完全不同的小说中嫁接过来,或者像嫁接自一个有文化又时髦的独立小公司制作的犯罪电影。不过这一点脱节对于整部小说来说白璧微瑕,我从头到尾都沉浸在阅读的喜悦中。
“金翅雀”这幅画对主人公西奥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一份令他心慌的财产,一个令他害怕却闪闪发光的秘密。“金翅雀”就算被西奥藏进了仓库,也还在折磨着他。小说末尾,西奥再一次抚摸这幅画。他难以置信地用手指勾勒着画框,“如同多疑的托马斯怀疑耶稣手掌上的钉痕”。最后尼采的名言如同一句碑文,“我们拥有了艺术,才不会为真实而死。”从小说一开头,我们就知道西奥最后死去了;而画家笔下脚上锁着链子的小金翅雀,不可能是谁的救星。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文/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