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艺术圈的人来说,798这三个数字并不陌生,提到北京,甚至是中国的艺术区,798首屈一指。然而从最初艺术家的创作空间,发展到以画廊为主的艺术品交易场所,再到今日越来越像一个旅游景区,798的变化,更像是一场艺术与资本的较量。
艺术家的乌托邦
刚刚修好的北京地铁14号线东段为想要造访798的访客提供了便利,这不是新金融观察记者第一次来到798,但却是耗时最短的一次。
从地铁站出来,恰逢两位女士也在询问798的方向,并且越是接近目的地,越多人询问。同行的女士说道:“这是我们第一次来798,以前一直听说这里挺好玩的,所以趁有时间就过来看看。”当被问及是否从事艺术相关行业的时候,这位“游客”说道:“我们和艺术完全不沾边,只是想来逛逛。”
对于这片区域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ArtDistrict),其原来的主人是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后来细分为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及751厂。这里曾是中国最保密的工厂之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许多关键元件和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许多重要零部件,就是出自这片厂区。
从2001年开始,这片区域的主人陆续将附近的厂房进行出租,于是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聚集这片废弃的工厂,由于空间大、租金低,以及原有厂房自身具备的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艺术家们在这里“开疆拓土”,建立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不到五年的时间,798开始涌入大量画廊。随着市场越发火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租金水涨船高。受资金实力的影响,此后的画廊越来越多,而艺术家的工作室却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