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如波
“莫奈四月来蓉”的热潮还未散去,“雨屋”又让成都热爱艺术的人们激动了起来。“一大波雨屋成都站门票等你来拿”近日刷爆朋友圈,称这个“下着雨不会淋湿任何人”的超大体量艺术装置将登陆成都,让观众体验“一个融合奇幻与真实的独特诗意空间”。
消息一出“群”情振奋,艺术圈人士却很是纳闷:“雨屋”是余德耀基金会的藏品,目前正在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展出,怎么一下子就跑到成都来了?
网上“人肉”一番,很快扒出许多细节。成都“雨屋”入驻的地点,是位于城东的某大型在售楼盘;活动授权书上,授权单位负责人并非艺术圈内人士;发布消息的平台,则是一帮主打“吃喝玩乐”的所谓自媒体。艺术圈由此猜测,成都“雨屋”要么是假消息,要么是“山寨版”。
没过两天,“雨屋”的国内版权方、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就发表声明,称“未授权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展示雨屋作品或使用与雨屋作品有关的图片、影像等”。
真相大白,闹剧一场。然而“雨屋”事件理应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警醒。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除了单纯的审美功能,还被逐渐赋予了“狗皮膏药”的作用。商场滞销了,来一个“艺术大展”吸引人气;房子卖不动了,售楼部改成“美术馆”或者“艺术中心”;打造旅游城市,办一场大杂烩式的“当代艺术双年展”……
如此,艺术逐渐变成了商业资本的附庸。其中“最惨”的莫过于当代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其“看不懂”“互动性”和“高科技”的特点,往往成为或明或暗的噱头,吸引好奇的公众走进披着“展厅”外衣的“卖场”,最终让商家获利。
笔者并不反对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认可此类活动对公众艺术修养的提升,对国内艺术生态的提振功能。然而,一定不能因此而忽视艺术在其中的核心作用。地产版“雨屋”,不仅打击公众对艺术的兴趣,更是对知识产权的蔑视。类似的闹剧,希望就此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