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市场 > 艺术品上户口能否救市(组图)

艺术品上户口能否救市(组图)

2016-03-31 08:41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原标题:艺术品上户口能否救市?)

文化部新修订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3月15日起施行,提出要建立明示担保、尽职调查、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信用监管等一系列新的制度,促进艺术品公开透明交易,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艺术品市场下滑调整后出现的救市机遇。但《办法》的监管范围将占市场主要份额的文物排除在外,引起大家对制售赝品、鉴定乱象的高端艺术品市场能否受制约的疑问。

艺术品上户口能否救市?

向行规乱象开刀

2016年度TEFAF艺术市场报告显示,全球艺术品市场在2015年总销售额下跌,中国市场则经历了大跌,销售额暴跌23%至118亿美元(约合768亿元人民币),由此中国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排名从2014年的第二位滑落到了第三位。

针对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水彩素描、摄影、影像等纯艺术类作品市场,Artprice和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2015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指出, 2015年美国以38%的市场份额重新夺回头把交椅,中国市场总成交额为48.59亿美元,以30.19%的市场份额,6年来首次退居排行榜第二。而新兴市场韩国、印度、菲律宾实现快速增长。

中国艺术品市场何时走出低谷?2012年以来,“L”型市场走势还没有出现业内公认的拐点。

拍品真假难辨、鉴定专家不靠谱、拍卖公司免责条款护身……种种乱象让艺术品市场在神秘之外,又风险重重,甚至出现书画打假越打越多的怪现象,在其中摸爬滚打的收藏者谁没有一本“辛酸史”。随着国内艺术品投资不断升温,造假、做局、卖假也呈现出了高价趋势,由此形成了一条暴利的赝品利益链。

按照现行《拍卖法》中的规定,拍卖人、委托人未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向拍卖人要求赔偿。属于委托人责任的,拍卖人有权向委托人追偿。但又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在拍卖行操作中,一般会在拍卖前刊印的《拍卖图录》上刊登《业务规则》,其中作出免责声明。

“吴冠中油画伪作案”被作为该条款经典案例。早在2005年,一位上海收藏者在拍卖会上花230万元购得吴冠中画作《池塘》,但之后经吴冠中先生本人认定该画系伪作,收藏者随即将拍卖公司和委托人告上法庭。然而,由于不能证实拍卖公司及委托人事先知晓该画作系赝品,法院根据《拍卖法》免责条款判决收藏者败诉。

1997年《拍卖法》开始施行时,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这条法规制定的初衷是为保护拍卖公司合法经营,不料现在却成了拍卖公司的瑕疵免责金牌。有了免责条款的庇护,一些拍卖公司对赝品上拍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收藏者一旦因拍到伪作而打官司索赔,也往往都输在这条不保真免责规定上。

现在按文化部新修订的《办法》,艺术品经营单位不得向消费者隐瞒艺术品来源,或者在艺术品说明中隐瞒重要事项,误导消费者等。

《办法》规定,艺术品经营单位应买受人要求,应当对买受人购买的艺术品进行尽职调查,提供能够证明或者追溯艺术品来源的证明文件。据此,收藏者在拍卖会上竞拍到艺术品后,如果对拍卖的标的有异议,拍卖行要能够提供出相关的来源证明。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会对拍卖行产生很大的约束,不仅在征集拍品的过程中要更加认真地去筛选,尤其是真伪,并且要准备相关的证明凭证。

然而有这项买受人有权要求艺术品经营者提供相关证明的规定,并没有涉及到文物的经营。《办法》规定所称的艺术品,是指绘画作品、书法篆刻作品、雕塑雕刻作品、艺术摄影作品、装置艺术作品、工艺美术作品等及上述作品的有限复制品,不包括文物。

“实际上在拍卖会上有很多艺术品都是按照文物来拍的,当代艺术品所占比例并不大,办法中的规定就又管不着这些文物拍品了。”书画收藏者柳一觉得《办法》对于他收藏领域的近现代书画交易起不了作用,况且法律效力大于部门规章,最后遇到真伪纠纷官司,拍卖行还是有免责声明来脱身。

鉴定黑洞能否堵住

2011年,商人谢根荣伪造金缕玉衣骗贷案曾引发收藏界震动,不仅因为他用假玉衣忽悠到巨额贷款,而且牵扯到行业内几位非常权威的鉴定专家,甚至有文物界泰斗级人物。5位知名专家仅隔着玻璃柜子看了看,就给出24亿元估价的鉴定证书。实际上所谓的“金缕玉衣”是谢根荣找人用不值钱的玉片串起来,然后摆放到“根荣博物馆”里。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