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旗下的辉煌)
在中国相机工业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部专业型高级相机,令国人至今仍然感到自豪。一部是“120”规格的“东风”单反相机,另一部就是“135”规格的“红旗20”旁轴测距。这两种相机的诞生使中国的相机工业水平进入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在1969年举行中央电影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了仿制徕卡M3等高级相机的计划,试制工作交给了当时生产军用品的上海照相机二厂(现属上海海鸥相机公司)。该厂以徕卡M3为蓝本,从1969年开始试制,为了向新中国成立20周年献礼,将试制的相机定名为“红旗20”,“红旗”二字取自于毛主席为《红旗》杂志书写的字体。由于时间过于紧张,再加上技术装备力量有限,特别是配套镜头的设计复杂,许多新工艺及原材料有待进口和研制,因此未能赶上20周年的国庆节。直到1970年才制造出首架“红旗20”样机,同年底共试制出了10架样机。
“红旗20”采用徕卡M3后背小开盖设计,打开装胶卷的底盖后,此盖可以掀开,在适当光源下可以进行放大及用灯欣赏,近距离摄影有毛玻璃对焦。1971年,“红旗20”正式投产,又将后背的小开盖改为大开盖、装胶卷更为方便的M4新背盖结构。正式投产后的“红旗20”背盖直接改为后开盖,这是区别“红旗20”试制品与正式产品的关键所在。
我收藏的这部“红旗20”相机,是父亲当时花了数月工资购买的,一直珍藏到了现在。“红旗20”的镜头当时采用了进口高级光学原料,但全都是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它的50mm f/1.4、35mm f/1.4、90mm f/2三支镜头是当时前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研究所与上海照相机二厂联合设计研制的,采用当时东德援建的北京玻璃厂的光学镜片毛坯,精细研磨而成。当时这家研究所云集了一批海外学成归国的光学专家,不但设计出毫不逊色于徕卡的镜头,而且还少量制造了镧系稀土类高级光学玻璃镜头,这也是很多人坚持认为“红旗20”的镜头素质高于徕卡镜头的原因。
“红旗20”采取供给制,产品主要调拨到新华社等中央大新闻机构使用。当时一机三镜的造价超过2000元人民币。产品曾在香港摄影器材展览会、轻工产品展览会上多次露面,引发了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自上世纪80年代后,“红旗20”开始从新闻战线上退役并进入到收藏品领域,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相机收藏家竞相寻觅的对象,其收藏价格年年递增。从美国每年公布的相机收藏价格指南蓝皮书上获知,“红旗20”一机三镜已飙升到10000美元,去年在北京举行的相机拍卖会上起拍价也超过了80000元人民币。
“红旗20”现已被收藏家们奉为收藏极品,它书写了中国相机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功不可没。(冯 硕)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