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唐代烧花瓷窑三足盘较为罕见(组图)

唐代烧花瓷窑三足盘较为罕见(组图)

2016-05-27 08:39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示)唐鎏金摩羯纹卷曲式带足银盘

(图示)唐鎏金摩羯纹卷曲式带足银盘

(图2)唐狮纹金花银盘

(图2)唐狮纹金花银盘

(图3)唐鹿纹菱花形银盘

(图3)唐鹿纹菱花形银盘

(图4)唐郏县窑黑釉蓝斑三足盘

(图4)唐郏县窑黑釉蓝斑三足盘

(图5)战国秦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鎏金银盘

(图5)战国秦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鎏金银盘


  唐朝鼎盛,丝路畅通,经济繁荣,外交频繁,东西文化贯通,能工巧匠汲取中亚粟特、西亚萨珊金银制造技术、器物形制、融会传统纹样、装饰风格为一 体,致使传统民族特色的金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以内蒙古博物馆收藏的这只鎏金摩羯纹卷曲式带足银盘(图1)为例:银盘高2厘米,直径47.8厘米;圆 唇,折宽沿,平底,盘底中心锤揲摩羯戏珠纹,外围錾刻六组花卉,折沿锤揲葡萄、牵牛花六组纹样,纹饰皆鎏金。此器制作精工极致,锤揲、錾刻纹样,细致入 微。

  此类保存完好的金花银盘出土发现有10多件(多数卷曲式带三足、少数为四足)。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唐狮纹金花银盘(图2)、河北宽城出土的 唐鹿纹菱花形银盘(图3)、日本正仓院藏唐鹿纹葵花形银盘等。而房龄大长公主墓前室壁画中就描绘了两个卷足盘,一个为五足圆盘,另一个是四足多曲盘,此样 式无疑取材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器物。这件唐郏县窑黑釉蓝斑三足盘(图4)高2.9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10.2厘米。盘敞口,盘心坦平,下承以三足。 通体内外施釉,黑色釉地上呈现蓝、白交融的花斑,外底中心无釉。唐代烧花瓷窑三足盘较为罕见,故而专家将三足盘和窑址出土的标本及金花银盘相互印证认为, 卷曲式金花银足盘是唐代金银(瓷器)工匠包融并蓄的时尚器物佐证。

  《旧唐书·文宗本纪》有命名“金花银器”的记载:大和二年(828)“敕,应诸道进奉内府,四节及降诞进奉金花银器,并纂组文缬杂物,并折充铤 银及绫绢。”北宋王钦若等编修的《册府元龟·帝王部·纳贡献门》载:后晋开运三年(946)十月,两浙钱弘佐“谢恩授守太尉册命”,进“金花银器一千五百 两”。

  大唐初盛时期制作的金花银器纹样,是博采众长的结晶。馆藏的翼兽纹、立鸟纹、联珠纹吸纳了波斯萨珊王朝银器器物上的动物纹样;缠枝鸟兽纹吸纳了 地中海、黑海地区流行葡萄卷草间点缀禽兽纹样;摩羯纹吸纳了中亚片治肯特纹样。因公元3世纪中叶,摩羯纹就出现在印度的雕塑、绘画艺术当中;东晋画家顾恺 之的《洛神赋图》亦见有鱼身兽首的摩羯纹。而西方国家和地区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唐代的文化元素。如唐代的缠枝卷草纹、祥云纹、利鱼子纹等为粟特银器所取 法。中亚、西亚传统的银器只有圆形口,后来也出现有分曲花瓣口形制,明显是中国影响的结果。除精描纹样外,唐代工匠普遍使用切削、抛光、焊接、手摇脚踩的 简单车床技术及其锤揲、錾刻、鎏金三大绝活也被中亚、西亚所借鉴。

  ——锤揲是最主要的金银器成型工艺。充分利用金、银质地比较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用锤敲打金、银块,使之延伸展开成片状,打造成各种器形和纹饰。其工艺巧妙地应用成熟于唐沿至于宋,并对瓷器工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錾刻是在金属板上设计好的器型、图案上,进行勾錾、直口錾、双线錾、发丝錾、半圆錾、方踩錾、半圆踩錾、鱼鳞錾、鱼眼錾、豆粒錾、沙地錾、 尖錾、脱錾、抢錾等,錾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这种汉族手工艺传统奇葩,是随玉石器、骨角器等加工技术演化而来。从出土的夏商周青铜器、金银器錾刻的纹 样、镶嵌宝石、金银错等文物标本,被认为已达数千年的技术史。

  ——鎏金,亦称“金镀”、“金涂”、“镀金”、“金花”。镀金方法是将金、水、银合成金汞溶液,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蒸发水银,使金附着在器 物表面永不脱落。战国秦昭王三十三年(前274)鎏金银盘(图5),高5.5厘米,底径21.1厘米,口径37厘米,重1.705千克。刻有秦国工官“左 工”、“卅三年”制造铭文。鎏金技术起始于战国,而古埃及在公元3世纪才有镀金的记载。

  丝绸文化交融,金花银器辉映。唐代金银器的外来文化元素,具有强烈的异域色彩。至8世纪中叶以后,才逐渐摆脱了外来文化的直接影响,完成了金银器的中国化进程。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