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74版韶山
三幅作品都在描绘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农兵和红卫兵高举红旗,到韶山故居参观的情景:场院上、松林中、山岗上,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真实反映了“文化革命”时期的情境。
三件作品都采用横构图,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韶山沖的景象:晨曦中,远山的朝雾尚未完全散尽,连绵的群山与近景的松林环抱着几间白墙屋舍,屋前场院乾净整洁,一池清塘浮着碧绿的荷叶。在这里,李可染没有直接引用文革中常采用的“红太阳”作为符号,却依然使得画面的天地间充满温暖的朝晖:远山、山间水田、山岗上的林木、房舍、场院、松林中的石径、林间露出的空地,都沐浴在这温暖的朝晖中。画面略带逆光,使得所有物象都统一在朝晖的调子中,同时又凸显出旧居的醒目地位,全画写实而又略施小写意的用笔,使色墨莹润,层次井然。三幅《韶山》在故居的样貌上没有很大差别,再现了真实;画家主要在参观人员的数量与举止动作、树木形态、门前水塘形状、远山景色方面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其中最早进入拍卖场的是尺幅最大的“74版韶山”。1996年10月19日,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会首次尝试的“新中国美术作品”拍卖专场里,上拍了《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当时的估价为180-200万元,成交于154万元,买家是一所国有企业。
“74版《韶山》”再次出现在拍卖场上的时间已是2012年5月,那家国企把收藏16年之久的“74版《韶山》”委托给了中国嘉德,其估价为8000万元-1.5亿元,拍卖过程持续了15分钟,最终以1.242亿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李可染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买家是来自海南的知名收藏家张振宇,据说他要建一所美术馆。而这件作品相隔16年,也增值了80倍!
2000年11月, “69版《韶山》”首次出现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估价为80-100万元,最后拍出了104.5万元,这件作品没有李可染的落款多少影响了些价位;2009年5月,“69版《韶山》”又出现在北京诚轩拍卖公司的春拍上,估价没有公布,最后拍出了1624万元。9年增值了15倍!
2003年7月11日,“71版《韶山》”第一次出现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估价200万-300万元,成交于218.9万元。三幅《韶山》中,“71版《韶山》”尺幅最小;2007年8月,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在其夏季拍卖会上拍了“71版《韶山》”,估价在650万-850万元,成交于1047.2万元,4年增值了4倍;2012年1月,南京经典拍卖公司在其“红色经典——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艺术”专场里拍卖了“71版《韶山》”,估价上了千万:4500-6000万元,最终以6842.5万元拍出,5年增值了6倍;最终“71版《韶山》”来到了2016年的匡时,成交额8395万元,由于收藏4年的艺术品市场处于调整期,很明显,卖家没能挣到钱!笔者以为,进了龙美术馆的“71版《韶山》”,至少几十年内不太会再出现在拍卖场上了。
(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简介:
季涛,理学硕士,留英学者,注册拍卖师。目前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拍卖术语标准化起草小组组长,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