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产品创新
黄信
从2013年起,东盟国家几乎都实施了红木原材出口禁令。这一年,东盟多国出台红木禁令后,红木市场曾一度掀起炒作风,红木家具价格也应声飞涨。然而2014年之后,我国红木家具市场迅速降温,红木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始显现,市场发展不容乐观。面对消沉的市场,红木家具市场如何走出困境?红木家具转型升级的途径又有哪些?
发展前景曙光微现
有专家认为,在国家宏观经济新常态下,红木企业如能正确处理存在的问题,不排除可以扭转发展走势的可能。
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贸易系教授岑丽阳认为,基于国内红木存量及未来红木发展趋势,红木市场是会走出困境的。
岑丽阳分析,从贸易大环境来说,一国的对外贸易不会中断,包括红木贸易。这些年,国内红木市场的原材来源已从东南亚拓展到非洲、南美等地。目前,在红木市场贸易的主流树种中,存量各不相同。存量相对丰富的有刺猬紫檀等,存量中等的有交趾黄檀等,存量稀缺的有降香黄檀等。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存量稀缺的红木会限制出口,而存量相对丰富或存量中等的可能会放宽。
与此同时,前些年商家预期原料紧缺而紧急囤积的红木,也会尽早出售。即使东盟国家限制红木原材出口,但红木制品并不受限。今年1月,我国进口红木制品达1.4万多件,同比增长23%。
今年5月,在广西东兴红木市场,笔者发现一些品牌红木家具的销售已经有所起色,一些经销商对经营红木的信心已有所恢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红木市场可能会迎来新转机。
走出困境路在何方
原材市场炒作助推价格虚高,说明供给并不会必然创造需求。红木行业应认识到,由于产业链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成本构成会发生变化,价格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
当前,红木总需求的下滑超过了总供给的下行,使得经销商面临强大的生存压力。有些地方已经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采取对策,寻求红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红木市场如何走出困境?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黄耀东认为,关键是转型升级,回归理性。要通过产品开发、营销创新、平台建设等开拓新的销售模式,或是降低“身价”以迎合大众消费的需求。从整个行业看,市场退潮后凸显的种种弊端也亟待整治,如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工艺粗糙、价格虚高等。
面对消沉的红木家具市场,一些经销商把原因归结为红木家具的文化内涵不够丰富,因而走出市场低迷的关键在于提高红木家具的文化品位。然而,很多情况下文化因素不可能决定市场因素。
转型升级拓宽途径
基于红木市场弊端的成因,红木家具转型升级的途径应有以下几方面:
规范生产技术流程。尽管广西红木企业有2000多家,但缺乏规范的生产技术流程,导致产品质量跟不上。2014年,广西科技部门已起草红木家具生产技术规程,目的是规范红木行业,推动转型升级,实现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提高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目前红木制品设计近九成属仿古类产品,抄袭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大企业无意增加设计投入,小企业又无力承担设计成本。因此,提高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是转型升级的根本。
努力开拓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决定产业发展前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人对红木制品还是感兴趣的。要扭转红木市场的低迷格局,提振消费者的信心非常重要。
加强售后服务。当前红木行业售后服务质量较低,抑制了消费者的部分需求。因此,必须加大对红木售后服务的建设,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走出去”与东盟原材产地合作。作为资源型产业,红木加工企业一方面要抓住深加工这个关键环节,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与东盟原料国合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红木家具的加工企业已具备了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国门的能力。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共建红木产业园区,成为我国红木行业走出困境的一条重要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