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老馆见证科教兴国
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北京西四国土资源部机关大院的东侧。这是一栋七层楼的灰白色大理石墙的现代建筑。时值100年华诞,博物馆门前只是添加了一个写着“庆祝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字样的红色条幅以及一块简朴的展板,显得低调而厚重。
专题展在大楼四层举行。现在有一句话很时兴:无论你走的多远,都不要忘记曾经出发的地方。本次展览展厅中央,一座名为“兵马司九号”的建筑模型吸引许多人驻足观看。“兵马司九号”的真身离中国地质博物馆不远,那可是中国地质调查与地质工作出发的地方。有人这么评价:如果说“北大红楼”象征着大学在中国的兴起,那北京兵马司胡同9号可以称得上是近代中国地质科学的圣地。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而科学精神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已融入其骨髓。1916年7月14日,18名地质学子毕业时的“学生成绩展览会”,孕育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雏形——地质矿产陈列馆。以此为起点,中国地质博物馆历经百年,未有中断,我国的新生代地质、土壤、地震、田野考古、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宝石等学科研究,皆由此发端并传扬,扛起了推动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旗帜。
据介绍,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兴衰沉浮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伴而行。建馆之初,饱尝流离之苦,1935年迁往南京,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再度大规模搬迁,在老一辈地质学家的艰苦努力之下,先后辗转长沙、宜昌终至重庆,抗战胜利后又整体迁至南京。
100年来,中国地质博物馆英才辈出。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黄汲清、杨钟健、裴文中、程裕淇、高振西、刘东生等一大批杰出的地质学家曾在此潜心学术、建馆兴业。中国近现代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和先驱,也在中国地质博物馆谱写了壮丽诗篇,有49位院士在这里学习和工作,在大地构造、矿产勘探、古人类学、古脊椎动物学、古昆虫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仰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开创了我国田野考古的先河;周口店的发掘与研究,取得了“北京人头盖骨”等重大发现,由此创立了中国的人类学,山顶洞人、元谋人等也在这里相继问世,使我国古人类学研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许氏禄丰龙等发现,填补了我国恐龙研究的空白;中华龙鸟的研究命名,颠覆了鸟类起源于德国始祖鸟的传统认识,确立了鸟类由恐龙演化而来的新观念,被评为1997年度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一。燕山运动、蓟县剖面、巨型山东龙、贵州龙、尾羽龙等一系列原创成果,享誉世界。
言及这些,中国地质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自豪与骄傲写在脸上,溢于言表。
打造中国地学百科全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质博物馆迁回北京。自此,博物馆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支持。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中国地质博物现馆大楼的前身“地质部博物馆”破土动工,于1959年9月完成一至四层的陈列布展工作,展厅共4500平方米,26个陈列室,17039件标本;同年10月,地质部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在本次展览的“关怀鼓舞”单元中,展出了毛泽东同志题词“开发矿业”(复制品)、周恩来同志转赠的石油标本“柴达木之宝”、刘少奇同志转赠的猎枪、朱德同志珍藏的地质标本、王震同志转赠的“鳕鱼化石”、温家宝同志转赠的“水晶标本”和博物馆珍藏的温家宝同志的“地质笔记”7件实物展品,以及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鼓舞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珍贵照片。
老一辈地质学家十分关心和支持地质博物馆工作,由李四光发起组织的“十万标本进北京”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发展。经过几代地质博物馆人的不懈努力,馆藏标本数量已从建馆伊始的917件累积到今天的22万余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