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么好搬的
事实上,博物馆遭受暴雨的困扰,这样的事例并非今年才出现。
例如去年就曾有媒体报道,由于地势比较低等客观原因,西安半坡博物馆成为了洪涝的重灾区。仅去年入夏后的一段时期内,该博物馆遭受的“洪水”围困就已经达到了四次之多。甚至不夸张地说,这里是“逢暴雨必淹”。
据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正是因为如此,博物馆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被锻炼成了专业抗洪老手。尽管这位负责人的描述中有玩笑意味,却形象地反映出了该博物馆所面临的尴尬。据了解,为了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洪水围门,馆内量身订制了专门的钢制挡板,还有大量的沙袋、铁锹、撬杠等工具备用。
既然暴雨、洪涝频频成为威胁馆藏文物安全的“天敌”,那么博物馆是否又具备一定的预备措施?
“以我们的博物馆为例,下雨的时候,工程组、设备组的工作人员就会到馆内各处进行检查,看看有没有漏水之类的情况发生。如果雨大,保卫科这边也会时刻绷紧弦,比如准备一些沙袋等。”南方某省会城市一家市级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目前我们博物馆还没有遭受暴雨洪涝的影响。万一真出现突发情况,博物馆当然会要组织将文物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安全的地方肯定是有的,但库房的文物通常是大批量,搬文物不像普通的搬家具,短期之内根本不可能转运完。”
还需认真“做功课”
这位工作人员还透露道,据他了解的情况,比如里耶秦简博物馆此次的遭遇,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大部分秦简目前依然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内展出的只是少部分,所以相对来说,临时的撤离工作还不算特别艰巨,否则仅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是来不及保障所有秦简安全的。”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关于博物馆在防火、防盗、防水、防震等方面的安全保障,业内主要的参照标准是《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以及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然而也有多年从事文博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标准主要针对的还是博物馆的日常。在洪涝这样的突发状况中,相关应急措施主要是靠博物馆各用各的处理方式,缺乏统一的指导标准。“至于有建议说建立一个应急库房这样的做法,据我所知业内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另一方面,采访中多位文博机构的人士均表示,像洪涝灾害这样的“天灾”,根源还是在于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给力与否。在他们看来,仅凭博物馆自身的力量,难以完善地去做好“未雨绸缪”,而是需要多方面配合,比如部门配合建立一定的预警机制等等,而关键则在于“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与相关主管部门是否真正把文物安全置之首位”。也有人认为,天灾直接波及馆藏文物安全,这样的现象出现的几率实在太低,相比城市,对此更应当引起重视的是那些县级博物馆。不过这又延伸出另外一个问题,这些博物馆在防范意识、资金与人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当然,虽然对洪涝等灾害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社会问题的层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博物馆就完全失去了主动性,有业内人士就此表达出了担忧,“现在博物馆越来越多,一些博物馆在建立之初只想到要大、要气派,而不是首先去站在文物保护的角度考虑地势选得是否得当,建筑工程质量是否过关。举个例子,江西赣州的‘福寿沟’排水系统修建于北宋年间,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赣州每年汛期的降雨量也非常大,但正是由于‘福寿沟’的存在,才保证了当地的‘千年不涝’,这说明了什么?对博物馆建设管理而言是不是也能引起一定的反思?光靠简单转移了事并不是周全之策,文物的安全需要业界时刻警醒和认真‘做功课’。”
或许,天灾难料,文博机构一己之力仍显单薄。然而,特例演变为一种社会问题的凸显,最起码应当“绷紧弦”。
(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王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