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收藏家邱季端:保护民族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
文:申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收藏文化也越来越繁荣,尤其是近年来电视鉴宝、民间赛宝等活动活跃,我国民间收藏发展如火如荼,也涌现出许多收藏大家,古文物收藏家邱季端就是其中之一。今年7月,邱季端宣布将所收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北师大,轰动全国收藏界。
邱季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瓷器的真伪鉴定一直是文博界和藏家的关注的问题。鉴定市场的主体是专家,专家的认知水平源自标准器认知量的多少。这些标准器一般指目前的馆藏品,目前形成的瓷器鉴定的定论或学说是建立在馆藏品这块基石上的。因此,中国各代官窑瓷器生产了多少?有多少在现在的博物馆中?这是瓷器鉴定认识论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邱季端先生认为,我们谁也无法准确知道某一朝代为皇宫生产了多少官窑瓷器,但是从已知的历史记载,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历代瓷器生产量是极大的,无非官窑是作为当时的硬通货作国家储备国库用(极少量作为皇亲国戚摆设把玩),民窑瓷器主要作为生活必需品和摆设,还有相当部分是出口。历代皇宫很少量的满足皇宫日用、观赏、赏赐、庆典、祭祀、和随葬的需要,但瓷器作为硬通货储备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每年生产几十万件是正常的。可是故宫元代瓷器几乎为零,明代瓷器成化以前的瓷器也就区区数百件,其他各大博物馆元代和明代早期的也屈指可数,大量的官窑瓷器都去了哪里?把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藏品全部算在内也不相符,瓷器在亿年内也不可能氧化消失。
邱季端说,官窑本身在当年就是有价值的流通货币。流通至民间的量是很大的。有记载:如乾隆二十三年六月,皇帝三次下旨将8511件瓷器拿出宫外变价,地点崇文门。“乾隆十六二十三、三十五等年宫廷在外变价琢器5100件,圆器117668件”。此情举不胜举。
邱季端指出,官窑瓷器流向民间主要是三大去向:一是自然损毁。从出土瓷器大部分没有使用痕迹得到证明,但各种原因会损毁一部分,但比例不会太大。二是传世流转。若干朝代后有一部分传世品会当作古董流回宫里,供皇家把玩欣赏。还有大部分在民间富人或收藏家手里继续流传。三是埋入地下。本朝的官窑瓷器在当朝有很多是赐给皇亲国戚或有功之人做随葬品的,民间也一直有厚葬之风;另一种情况是持有官窑瓷器的人在社会动乱时期会把瓷器当作财富埋入地下。埋入地下可谓是官窑瓷器最大的去向。
邱季端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等大型设施建设规模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无法比拟的,地下埋藏瓷器的出土量也必然是巨大的。由此,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真才实学的民间收藏大家、鉴定大家,这些大家本着保护中华文物传承的赤子之心,本身就是我国收藏界的财富,更是保护和弘扬我国精粹文物生力军。
邱季端认为,目前的馆藏品数量只是中国瓷器存量的冰山一角。中国自唐代至明清上千年的时间,官窑瓷器一直没有停止烧造。朝代更替多少次,皇宫里的瓷器就像更换货币一样替换多少次。解放后被文物单位当作文物征集到博物馆中,有一少部分随葬品和窖藏被文物单位挖掘出来。站在历史的大视角,博物馆的现存瓷器在数量和品种上只占一部分,也就无法全权代表中国瓷器的整体水平,同样古陶瓷鉴定有些专家认知水平受此局限。
邱季端表示,目前我国的收藏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展开的,很多空白有待我们几代人的不断研究努力,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中华文化负责的精神,去发现和研究。多深入基层农村了解实际情况,就会得到更多真实可靠的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多数农民认为挖到坟墓里的东西不吉利要扔掉。直到近年来农民才发现挖出来的东西也可以致富,我国各地区的民风民俗都与今天的收藏有着紧密关系。这些都需要认真思考研究。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专家学者都要虚心学习接受各方意见,这才能使古陶瓷真伪鉴定水平得到不断进步。
鉴赏家朱祖国认为,在没有看到邱季端捐赠品实物的情况下,有个别专家及业内人士只凭照片当证据来质疑其藏品真赝。这是不可取的做法。这个社会需要爱心、善心和正义、公平,不应以“权威人士”的身份妄加臆断。对于邱季端先生这样为中华民族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捐赠义举,应该给予支持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