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文献的语意中,驿道主要是指邮传剧道,即官方文书传递的交通干线。古代驿道设置和走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王朝政治格局和地方行政的变化而变化。
唐代张九龄开通大庾岭路以后,广州北上经韶州南雄入赣江一线的交通线成为广东连通内地的重要路线。但就驿路而言,至迟自唐代,便有韶州西北行越骑田岭至郴州、衡州,和韶州东北行,越大庾岭至赣州以远的驿道。
南宋时,这一格局有所变化。因南宋行都在临安,广州东行经潮州、漳州与朝廷之间的路线,成为重要驿道。
元朝以后,广东的驿道基本是以广州为中心,北经清远、英德、韶州通赣州一线;东经乌石(增城中新镇乌石村)、黄山(东莞石龙镇东)、惠州、龙川、兴宁、梅州而达潮州;西沿西江而上,经三水、肇庆、德庆至梧州以远。
古代广东驿道,无疑是历代王朝经略广东的手段与渠道,在广东成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进程中,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传入广东的历史进程中,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驿道也是广东连通内地以及南中国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
古代驿道是古人顺应山水之便开辟出的交通动脉路线,在传统中国的历史时期,较长时间保持着稳定性。民国时期以来的不少公路,都是沿古驿道而行。但随着近几十年工业化开发的增强,原来的公路越来越多地被高速公路取代。古驿道遗迹或被覆盖,或被遗弃,越来越少。今天能见的古驿道遗迹弥足珍贵,不仅是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历史研究的实物资料。当作为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保护利用。
吴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