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常在讲解古墓墓室
2015年12月4日:“史书中的陆浑戎,我们‘找’到了。”
2016年11月11日:“曹魏大墓‘亮相’万安山脚,规格堪比曹操墓。”
——摘自《洛阳晚报》
1、隆重地埋葬意外地重现
连续两年,两座不同时期的大型墓葬亮相,如此重大的考古发现在国内实属罕见。古墓隐藏在洛阳的黄土之中,是历史留给洛阳的礼物,等待被人们发现。
时光选择让考古人揭开它们的面纱。他们发现历史,守卫历史,把千年岁月抽丝剥茧,让历史脉络毕现。
前不久,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入选2016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这是洛阳的骄傲,也是对考古人的回报。
2月19日,万安山下被成片的麦田染绿,举目四望,麦田中的一座蓝色大棚尤为醒目,它是西朱村曹魏大墓考古现场。
推开铁皮门,一座宽约9米、长约35米的墓坑呈现在眼前,墓口距墓底约12米深,上下固定着钢铁支架,墓外一侧堆放着清理出的墓砖。
圈起的围墙分割了时空,大棚之外,去万安山游玩的私家车络绎不绝,大棚之内,考古现场展示的是古人的世界。
随着大墓被清理完毕,守候在此的考古人员已不多,但技工常永卿没事就来转转。从事考古20余年的他,已参与发掘了几百座墓葬。
“这是我参与发掘过的最大的一座墓。”老常主动担任起临时讲解员,向我细说曹魏大墓的发掘经过。他指着墓道后方一处不协调的缺口,说那便是此墓惊现于世的开始……
古墓的再现总是充满戏剧性:千年前,帝王将相被以隆重的仪式送入地下宫殿,时至今日,这座地下宫殿则悄无声息地重现世间。
就像杨志发因为打井,意外发现闻名世界的兵马俑;西朱村村民因为迁坟,发现了曹魏大墓!
“他们看见夯土层,就意识到挖到墓了,立马联系公安部门。”老常说,墓道上方的缺口便是迁坟时留下的痕迹。
外地人往往不理解,洛阳农民怎能判定挖出的是墓?
2、质朴的农民考古的前哨
洛阳农村的不少村民祖祖辈辈与古墓相伴,古墓是他们的骄傲,他们是考古队发现古墓的前哨。
2002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开始对邙山各时期的古代陵墓进行考古调查。这是如大海捞针般的工作:邙山上的不少墓冢已被夷为平地,放眼望去全是麦田。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严辉是当年该项目的现场负责人,他教给考古队员一个快速区分墓葬的办法:“我们分头去各村找村里的老人。”
见到老乡,大家张口就问:“村里有冢没冢?”明白人会心一笑,把考古队员带到田野深处,比画着说:“这里有。”有人还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有关冢的传说。
连续5年,考古队员走遍邙山上大小300多个村子。
在考古队员对调查的墓葬进行抽样勘探时,惊喜出现了。“村民说的古墓十有八九都存在!”严辉笑道。
洛阳农民能辨别土层、能记录古墓,属“洛阳特产”。CCTV纪录片工作人员曾对严辉说:“我们的纪录片是针对知识阶层拍的,可在洛阳,农民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