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正本清源 继往开来”我的恩师朱豹卿先生(组图)

“正本清源 继往开来”我的恩师朱豹卿先生(组图)

2017-04-26 11:29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老师常说:“道成为上,艺成为下”。中国画的要素第一是人品,其次讲学问才情,最后才是笔墨功夫,这个观点不能变。朱老师遵循潘天寿先生在开学典礼上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教诲。自从毕业至今,挥毫不倦、乐此不疲。特别是改革开放几十年,画坛有的主张全盘西化,有的主张中西结合,也有主张站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革古鼎新。朱老师则持第三种观点,倡导国粹,重树写意精神。认为国画的本质是笔墨书写性,中西文化可以相互促进,但必须追求民学的独立性与纯粹性。他的画是文人绘画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发展。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建构中国美术的新语境、新典范?他本着以书入画的原则,商周古籒、晋唐行楷都是其师法的对象,从蔡邕、钟繇、二王到近现代包世臣、沈寐叟、徐生翁、黄宾虹、弘一、王遽常、等前辈艺术家作品的细心研学中,总结出书画之大法。骨法用笔简称笔线,生死刚正谓之骨,极其讲究笔线的内质和韵味,强调笔墨天人合一。他的笔墨可谓如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折股钗,用笔遒劲、简约、凝练、古拙。笔性内敛,得静穆之致,由金刚杵到绕指柔。留与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疾涩转束,故重处正须飞提,轻处正须实按。绘画综合青藤八大、近代四大家,又于秦朝青铜汉代壁画及剪纸、陶艺上吸取营养。融会贯通,并在继承传统与师法造化中,再往前跨一大步。晚年已参上乘禅,用笔已到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境界。笔墨上改变了明代以来浙派犷悍外露之习气。正如美术理论家陈传席先生所说“缶翁以后,有静气又一人”童中焘教授认为朱老师的画境界在海派蒲华之上。而朱老师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则是:“时代在前进,笔墨也需发展”。朱老师也是这样教导我们。我跟朱老师学习将近二十年了,特别是近十年,我们一起住在五云山的日子,有幸得到老师的口传心授,讲解笔线、书法与绘画之间的关系,碑学帖学度的把握。常常看他挥毫示范,一起去博物馆、美术馆,听他讲解南北流派及各家作品的鉴赏与品评。有时一谈就是七八个小时,一连好几天。朱老师题画时写到“常为有情人说法,莫为无佛处称尊”。让学生做一个有独立人格、敢担当有道义的人。做学问要诚,做事要敬。不可浮躁,玩小聪明。有学生三番五次犯错误,朱老师总是严肃指出,耐心教育。甚至以题字的方式,当头棒喝,希望学生能老老实实走到正道上来。朱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非典期间,朱老师与师母一起,把北京中科院研制的中药送到我家。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唯一的一份,他们给了我,自己家没有留。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感到老师像慈父般无私的爱。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