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改写上海历史的上博考古队(组图)

改写上海历史的上博考古队(组图)

2017-06-29 08:58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999年广富林工作照。1999年广富林工作照

上海的考古发现命名了很多考古文化,包括“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等。

2016年隆平寺塔基的发现确证了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港口,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添加了新证据。

说起这些“考古史”,陈杰满脸骄傲。“上海的考古目标性比较明确,一个时间段要解决什么问题,对认识上海的古代历史,对长江中下游的文化进程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都要有明确的设想。我们会根据新的目标,采取新的手段和方法做新的发掘和研究。”

如果从上海考古工作起步的20世纪30年代算起,八十多年来,上海市境内共发现古文化遗址32处。

在几代考古人的努力下,上海开埠前是一个“小渔村”的历史正逐步被改写,人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识和解读日益丰满,渐渐加深。

考古没那么多传奇,只有汗水

在各种场合,陈杰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大家解释,“考古不是挖宝也不是刨坟”,考古是通过发掘遗迹认识过去的历史,除了发掘外,更重要的是对文物的保护。

1971年,上博考古组改组为部,目前考古部在职人员7人,平均年龄30多岁。这是一支年轻而“稳定”的队伍,几乎个个都是一专多能的“高手”。“说实话,外界诱惑很多,但至今没有人因此而离开,大家是因为热爱而坚持着。”说起这些,陈杰有些感动。

考古,餐风露宿,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出生于1989年的郑博是考古队最年轻的成员,原本负责库房管理工作,如今在学习野外考古流程。长期在野外工地,“黑”已经成为考古队员的标准肤色了。

郑博没想过自己会进入考古,《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小说盛行时,他对“考古队”的全部认识来源于小说。等真正到了工地,他恍悟:现实和小说根本是两码事。

在野外考古,通常早上七时上工,在工人的协助下勘探、挖方,一直忙到晚上7时。在现场时,要时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施工调整。回驻地后,还要对一天的发掘做整理,写“考古笔记”,常常弄到晚上一两点。

考古工地上的真实场景远没有小说里那么惊心动魄,有的只是细水长流地和恶劣天气作斗争。

2013年高温天一共有46天,考古队员王建文记得清清楚楚。当时,他在青浦寺前村遗址,天气最热的时候,早上一出门,衣服立刻全部湿了,一天喝掉十多瓶水。

在广富林发掘时,工地里没有遮阳棚,遇上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只有搅拌车在烈日里投下唯一的影子。最热的时候,有人中暑了。考古一旦开工就停不下来,为了文物安全,上午输完液,下午又回到工地上。

广富林的考古发掘从2008年一直持续到2015年,8年里,一年要挖三千到一万多平方米,只要不下雨,每天都在上工,没有休息日。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