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水墨去向何方:一个台湾艺术家的自觉自省之路(组图)

水墨去向何方:一个台湾艺术家的自觉自省之路(组图)

2017-09-15 12:45 文章来源:Artnet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潘信华,《云深不知处》,纸本水墨设色,213x189cm,2013。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潘信华,《云深不知处》,纸本水墨设色,213x189cm,2013。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潘信华,《面痣图》,纸本水墨设色,95x200cm,2014。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潘信华,《面痣图》,纸本水墨设色,95x200cm,2014。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潘信华,《练功图》,纸本水墨设色,184.5×214.5cm,2016。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潘信华,《练功图》,纸本水墨设色,184.5×214.5cm,2016。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潘信华,《隔江山色》,纸本水墨设色,直径76.5cm,2016。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潘信华,《隔江山色》,纸本水墨设色,直径76.5cm,2016。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潘信华,《朗朗晴空》,纸本水墨设色,直径76.5cm,2016。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潘信华,《朗朗晴空》,纸本水墨设色,直径76.5cm,2016。图片:致谢亚洲艺术中心

美术馆的展览带给潘信华创作的信心,更多的也是作为艺术家主体性的思考。2000年前后,他的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变化,无论技法或构图:此前习惯使用的线描技法逐步被改变,没骨画法更多出现在他的画面中;而中国传统绘画中因透视观念缺乏而存在画中物象难以重叠的问题,也被艺术家通过观察古舆图的图像营造体系而找到了独有的解决办法——把画面中所有参与排布的元素铺开,并不完全遵循移步换景的传统视觉逻辑。应当说,潘信华对于解决画面本身的各种问题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这绝不等同于闭门造车。相反,潘信华对于自我、对于身处的环境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人们对于水墨作品的固有欣赏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以往,人们观看传统中国绘画时总是依赖于经验,本能地将作品与历史中的画家画派对比并试图勾连谱系,谈及评判标准也无外乎中国宋元以来流传数百年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但时至今日,这套规则是否还适用于不断涌现的新作品?这几乎是一个本源性的质疑,而它来自于潘信华任教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时的思考。这段经历使他关注了技法、材料之外更宏观层面的艺术生态,并试图为水墨艺术在未来拥有长远生命力寻求新路。

“水墨“不应当简单归类为技法或材料层面的概括,它作为独立画种的绘画性更有待人们的关注和发现——绘画在任何时候都能拥有生命力的核心,在于它始终是回应时代、表现时代的最佳媒介。对应到水墨创作中,潘信华对于传统技法的精研始终是为了表达当下生活而服务,因而不至于在对古意的追求中迷失了自我的主体性。

于是,他的作品就并不为画面色彩或题材所局限,这也正成就了作为艺术家的潘信华独有的气质:传统特质与时代性兼具。乍看他的画面,强烈的形式感几乎让人忘记传统的内核,而其间割裂了时空存续关系的构成元素实际也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有着深刻的画面隐喻:“我其实就只是专注于自己绘画时一些直觉性的判断,元素的增减基本都出于画面协调的需要。而这些元素的原型大多也就是从我自己从小到大再熟悉不过的生活中提炼而来“。在绘画材料上,他则用自己多年研究的方法及工艺对來自台湾埔里制作的麻纸再加工,用逐渐发现直到运用自如的日本胶彩颜料,给画作带来他标志性的视觉效果:无论人物或景物,无不充满着天然的稚趣,整个画面则像梦幻一样飘然,古朴感与现代气息跃然于最终的画面。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