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
相比“白盒子”式的美术馆空间,在艺博会的带动下,各类艺术展览延伸到城市空间中,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更让人幸喜的是,本土艺术家和爱好者在上海就能近距离欣赏世界一线艺术家的原作,触碰到国际前沿艺术的脉搏,对自己的艺术在潜移默化中是一种增进。
然而,在欣欣向荣的背后,有些问题不可忽视:尽管全球一线画廊和一线艺术家都来了,艺术家是一线的,但并非带来其顶级作品。相比纽约军械库、伦敦弗里兹、瑞士巴塞尔等行业标杆式等艺博会,上海的还没有产生真正具有国际影响的艺博会。
而所谓艺术品交流的平台,更多的是国外画廊将国外艺术家的作品卖给有实力的中国藏家,如何以艺博会的平台推动中国艺术家、尤其是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发展或是数字发展背后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画廊,理性选择,将中国艺术家推向世界
“过去,中国艺术家可能学习的是欧美艺术,而现在更需要的是将中国艺术推向全世界。” 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也在“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的采访中提及了中国和全球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的关系。
1996年6月,香格纳画廊在上海波特曼酒店的走廊举行了画廊的艺术家的第一个个展:丁乙个展“十五×红色”,20多年过去了香格纳与104位艺术家(组合)和合作了205个展览。从波特曼走廊到如今香格纳在M50、西岸等拥有多个空间,每年参与十余场国际艺博会,香格纳也不止是推出年轻和知名艺术家,还云集了多种风格的艺术家。劳伦斯认为,“坚持初衷最重要,但是随着时代变迁运作画廊的观念是要改变的,尤其是中国有着跟国外不一样的环境,画廊的运作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