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杜莎之筏》位于入口右侧,左侧是吉罗代的《大洪水》,周围是尼古拉斯·普桑、克劳德·洛兰和雅克·路易·大卫的作品
尼古拉斯·塞巴斯蒂安·马约(Nicolas-Sébastien Maillot)
《1831年卢浮宫沙龙景象》(Vue du Salon Carré du Louvre en 1831)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Franck Raux
尽管做了很多功课,席里柯仍构思许久,对选择表现哪个时刻犹豫不决,过程漫长而充满煎熬,他想表现戏剧性冲突最紧张激烈的那一瞬间——最终他选择了遇难者们看到远处的阿格斯号拼命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刻。然而对方并没有发现他们,一位幸存者如是说:“我们从兴奋到失望,再到深深的折磨。”两小时后,阿格斯号奇迹折返,人们获救。
画面中木筏正在下沉,海浪汹涌,构图呈金字塔结构:前排尸体堆积,随海浪涌动掉入水中;一位老人把他儿子的遗体放在腿上,对发现搜救船的消息无动于衷;左边的无腿尸体暗示木筏上发生的食人行为。后排搭起的人梯顶点,一个黑人男孩正在空中晃动衬衫。远处的那艘几乎看不见的灰色船影代表他们获救的全部希望。
作品体现了对波旁复辟和奴隶制的谴责。席里柯笔下英雄一样的黑人,或者说混血,似乎代表了他对两个种族融合的期许,象征法国的未来。而实际上,木筏上存在的唯一一个黑人妇女早已被扔进水里。
虽然这些人经历了饥饿和疾病,在席里柯笔下,他们的肌肉组织还是如新古典主义传统中的英雄那样健康。而构图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稳定、宁静的原则,主题的选择和戏剧性的表现则体现了浪漫主义特色,同时兼具自然主义的光影效果。
为了不触怒君主,这幅画于1819年以《海难的场景》(Scène d'un naufrage)为名在沙龙展出,引起了巨大讨论,《巴黎日报》写道:“它触目惊心,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美杜莎之筏》也提出了一个艺术悖论,即如何把一个令人厌恶的主题转化为充满力量的画作,协调艺术与现实。
最后的时刻
《美杜莎之筏》在沙龙上收获的毁誉参半。1820年,席里柯疲于应对法国批评家的指责,带着作品离开巴黎前往英格兰。《美杜莎之筏》在英国展出,受到了英国媒体的赞扬,也迎来了超过4万名参观者。席里柯在英国观看赛马活动受到启发,马,这个“人类最伟大的征服”,曾是他早期作品的核心主题,又重新成为他晚年创作的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