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ian Piper. Self-Portrait Exaggerating My Negroid Features. 1981. Pencil on paper. 10 × 8 in. (25.4 × 20.3 cm).
The Eileen Harris Norton Collection © Adrian Piper Research Archive Foundation Berlin
简单总结一下,安德里安·派普就是——超级学霸+学术真爱+当代艺术家。
她深厚的哲学功底、对知识的热爱为她的观念艺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支持了她五十多年来的艺术创作。
安德里安·派普作为在世的最著名的观念艺术家之一,了解她的学习经历、知识架构,对于了解她的作品来说异常重要。
派普的五十多年,不只是艺术
观念艺术开始于1960年代的美国,和传统艺术推崇的技艺、表现形式相反,“观念艺术” 认为艺术作品中所牵涉的思想比它的实在的形式更为重要。写美术史的人会把杜尚奉为“观念艺术的鼻祖”(尽管杜尚自己不认),因为从他那里,只要被赋予含义,自行车也是艺术,小便池也是艺术……大大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创作规则。
杜尚的大闹一场,确实为之后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当艺术不再必须有成熟的形式时,变成了可以承载更多有趣想法的容器。
这是一把双刃剑。
由于观念艺术更侧重思想,它必须时时刻刻保持着先锋、敏锐,和必要的深度,才能避免昙花一现的命运。观念艺术的有效性,只建立在观众和作品真正发生反应的时候,无论是“我懂了!”的恍然大悟,还是“uhhhh……这让我想到了……”的不确定性,都是在和艺术家的思想发生对话。
这看展的姿势,比起“观赏”,更像是“碰撞”。
安德里安·派普曾在1970年写道:“创作和展示作品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在观众身上得到反应和变化。”
在派普五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就是在不断挑战观众已有的认知,反思世界现有的组成结构。她结合理论和自身经历,关心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尖锐问题,比如种族、身份、性别意识、社会参与、个体觉醒等。
1960年代中期,派普跟着那时候的迷幻药热潮,开始幻觉艺术创作。即使在不久之后,她就开始追寻更加概念化的创作,但总体而言,派普在创作初期还是在探索造型艺术的可能性。她关注周遭微小事物的“迷思”,已然透露明显的哲学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