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寻真之旅 探索流动的中华文明(组图)

寻真之旅 探索流动的中华文明(组图)

2018-06-12 12:01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陈钟昊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刻辞卜甲

2004年至2011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周公庙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和田野调查。考古队在此发掘了大量卜甲,为研究周朝历史与社会结构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这一项目由此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自1990年国家文物局举办十大考古发现的评选以来,北大师生参与的重要考古发现已有30多项入选。“寻真”展陈列了入选历年十大考古发现的代表性文物,在强调观赏性的同时,又紧扣教学科研主题,在反映学科建设历程中总结经验、启迪未来。

北大赛克勒博物馆副馆长曹宏表示:“在展品的选择上,我们更多考虑教学的需要,例如展示洪州窑的窑具、残破的瓷片。”展览中,不时会看到未完成修复的文物、测定年代的工具、田野考古日志,等等。

“作为高校博物馆,赛克勒博物馆开馆25年来秉承‘考古传递理性,艺术激励创新’的理念,举办了近百项展览,成为北京大学考古学展示教学与科研成果,培养文博行业专门人才的重要窗口。”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赛克勒博物馆馆长杭侃表示。

“师生利用博物馆的资源进行教学与科研,同时博物馆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基地。”曹宏说,展览的很多工作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学生参与策展、布展、文物保护、藏品管理,融入文化遗产发现与保护、传播与传承的每一环节。

在“公共考古”愈渐受关注的当下,赛克勒这样的“小众”博物馆也从教学科研功能向外延伸,用一种并非主流的展呈形式,将不那么“完美”的文化遗存呈现给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思维,通过与文化遗产的发掘者“对话”,引导公众在“寻真”的过程中反思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杭侃所说:“让文化遗产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建立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