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前排左七)参加普林斯顿大学召开的“远东文化与社会”研讨会
大足历为古渝之属邑,但大足石刻罕为巴渝人知。国府迁都重庆后,不时却有外国友人往观,很大可能与营造社的梁思成和同仁们首先造访相关。据“杨家骆《乙酉考》与大足石刻名世——兼述梁思成与大足石刻”一文提及:1997年,莫宗江先生还嘱莫涛告诉我们:“抗战期间,有一批日本‘文化学者’,花大价钱用玻璃版拍摄石刻”。战时的陪都鱼龙混杂,敌友难辨,日本“文化学者”巧取豪夺大足石刻不言而喻。于是可见,这时大足石刻开始为世人注视。(注:杨家骆,江苏南京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献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籍文献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曾创办中国辞典馆和中国学术百科全书编辑馆任馆长。1948年去台湾,先后任职于世界书局和鼎文书局。个人著作数十种,主编之书达1500余册。)
其他考察团
在这一时期,大足石刻还迎来了乙酉大足石刻考察团和四川大足古代石刻考察团。谈起乙酉大足石刻考察团的缘由,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刘贤高介绍:“因陈习删(1893—1963,重庆大足人,曾任新都县知事、广汉县长、成都市政府秘书、大足县临时参议会议长等。)通经史,善书法,因所纂《大足县志》在北碚印刷,引来杨家骆、顾颉刚、马衡、傅振伦等1945年组团考察大足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