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番人进宝图顶箱柜
黄花梨顶箱柜上镶嵌百宝,在所有家具品类中最是少见。故宫博物院藏有的这样一对经过修复的黄花梨番人进宝图顶箱柜,镶嵌奇珍异兽,是十分珍贵的。这主要是百宝镶嵌的明清紫黄家具,数量较少,所以在市场上能存世就已经非富即贵。
尤其是清晚期,家具装饰花纹偏多,且有以物品名称拼凑吉祥语现象,如“鹿鹤同春”“年年有余”“早生贵子”等,甚至有的家具多用“祥云捧日”“双龙戏珠”“洪福齐天”等作为装饰名称。相比明代家具讲究雅致、简约为主的装饰风格,清代更多表现出浓烈的装饰意味与世俗化品位的倾向,这在乾隆期间最为明显。
雍正与“珐琅嵌饰”家具的偏好
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中国,国外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宫廷家具的审美趣味也发生了变化,最有代表性的教会人物利玛窦,就表现出对家具的兴趣,他自己做了很多的改良与家具上的建议。家具造型上,受法国”洛可可风格“建筑和家具上的影响,从此,在雍正朝仿西洋纹样的风气大盛,特别是清代广式家具,就出现了中西结合式家具,广受宫廷贵族的追捧。
尤其是珐琅彩工艺的运用,到雍正朝达到了巅峰的高度,珐琅彩嵌饰成为了最为流行的宫廷家具装饰潮流。周京南说:”这一时期雕刻加镶嵌、彩绘加贴金、包铜或珐琅等,材料的运用也趋多样,常见的有家具上加玉、牙、藤、瓷等等。处理手法比起明代更趋多样化、复杂化。紫檀嵌瓷扶手椅、玻璃香几、嵌玉璧插屏、掐丝珐琅宝座等都是清代特有的家具装饰技法。”
珐琅彩绘嵌饰在家具上,之所以受到清代帝王的喜爱,最早追溯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当时清政府收复台湾,废除海禁,欧洲的金属胎画珐琅器作为贵重工艺品被进贡内廷。这些舶来的珐琅器,因其精细的彩绘技法和华丽的装饰风格,深受康熙的喜欢。经过10年的发展,珐琅彩绘从瓷器到家具嵌饰,已经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