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前人鉴定结果可借鉴
董国强认为,其实从目前拍卖公司操作来看,大多数都是能吸取多方意见、请专家把关再上拍的。像匡时,几乎每次拍卖都会有因征集中看走眼而临时撤拍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拍出去才是对公司真正的损失,损失的是名誉。
鉴于目前国内藏家大多还相当依赖社会上的鉴定专家,但鉴定力量又这么混乱,董国强给藏友们支了一些有用的招。
他觉得应该尊重前人的鉴定结果,比如历史上收藏家的藏品、历史上的著录,不能轻易否定,因为他们看到真东西的机会比我们多得多。现在从市场上看,著录在《石渠宝笈》上的清代宫廷画家的作品最好卖,《石渠宝笈》本身就是乾隆时编的,记录的又是清代宫廷画家的作品,就没有任何真假问题。“当任何人都不能够相信的时候,就只能相信皇帝了。”董国强开玩笑地说。
而名家递藏也应该引起藏友重视,艺术品交易讲究的一条秘诀就是“传承有序”。比如他们这次春拍推出的一些谢稚柳的藏品,反响就非常好。也曾经有人问过他某某东西是不是真的,他告诉那位藏友,谢老已经替他做了回答了。谢稚柳曾是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是公认的老一辈鉴定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