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美术课”应致力于提升大学生视觉素养(组图)

“美术课”应致力于提升大学生视觉素养(组图)

2018-11-21 10:18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顾平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art2_0

其三,大学教育呼唤高品质的人才。在强调“人的教育”的当下,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综合素养?在学科细分的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下,学生们长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具备了所谓的专业“智识”,而普遍缺失“感性认知”。这一缺失,让他如何看待周边那纷繁复杂而充满诱惑的形象世界?没有了“感性”的敏锐,还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吗?另一方面,社会传播的载体越来越依赖图像,图像成为激活生活与专业最重要的资源,对图像的识别与解读也成为当代人必备的能力。美术正是围绕“图像”展开活动的学科,而在人的形象认知中,视觉占有80%的比重。由此,“感性认知”必须依赖美术学科的教育予以实现;“图像释读”同样也离不开美术学科的诱导与培养。为了让大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生活与五彩的世界,为了让他们更多体会人类的经验,为了让他们获得更好的直觉敏感与视觉感悟,为了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作力,必须尽快通过“美术”学科的介入,提升其视觉认知能力,弥补目前不足,以“匹配”完善的大学教育。“大学美术”公共必修课为大学生视觉素养定制,不可或缺,不可替代。

“大学美术”作为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定位既在“视觉”也在“人文”。任何视觉艺术作品都为我们提供了两类信息。第一类,作为“视觉”的审美形态。作品只要以视觉呈现,就必须符合视觉法则,以实现“被看”而完成的感觉上链接。艺术家在专业训练中,他会选择对应的媒材,并归引到视觉呈现上,以形成一系列技巧。比如:中国画的笔墨、三远、写意、或水墨或浅绛或重彩;油画冷暖色感、色的明度纯度、肌理……都有专业的表现规则,共同为作品感性呈现服务。学生面对作品,就是基于这种感性的干预——审美体验,形成视觉经验——审美经验。第二类,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意义。任何作品都可以通过描述、分析、解释与判断,找到作品的人文意义。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他总是被触动而产生“想法”,这种触动可以是政治上的,或思想上的,或民俗的,或文人的,或情感的,或趣味的……之后他才去选择一种题材——对应现实中的物象,或具象,或意象,或抽象,或观念,予以表达。我们面对作品,就是要用各种“经验”,去分析作品创作背景、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从而对作品人文意义作出合理的判断。“大学美术”教学就是对两种信息的诱导性提取!第一种信息更重要,课堂教学更应围绕这一信息的提取,让学生在不断“干预”中形成审美经验;第二种信息获得尽可能给予“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描述、解释与判断。借助课程,学生通过对艺术品长久的体验,整个思路与心理模式均发生改变,其对艺术品观看的方式也在改变。我们希望通过“看”的教学,真正实现学生视觉感知力的提升——对图像的视觉“形态”逐渐敏感起来,形成视觉“经验”,从而在提高审美判断力的同时,观察力、想象力也被激活,情感获得慰藉。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