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在宁波“第七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上,我曾提出给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大学美术”公共课的设想(《“大学美术”:呼之欲出的公共课》),课程类似“大学语文”“大学体育”与“大学英语”。那么,为什么要给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开设这一公共必修课呢?
首先,人类生活与实践不能没有“美术”。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语言方式,它是艺术家运用美术媒材把对生活与社会的感知、体验,加以表达的一种创造行为。它的特征是创造、观念与图式。也就是说,美术是具有观念与图式的物质载体。研究表明,这些观念与图式,是艺术家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与情感诉求。它是人类共有的心理反应,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又被移植其中并产生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经验、价值观、审美取向,成为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象征符号和隐喻的源泉。由此,美术是人类生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描述、界定与深化着人类的经验。没有美术,不仅少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创造,更重要的是,人类共有的这些基本经验、符号、隐喻与图式将无法建立,人们赖以生活与实践的经验、价值观、审美取向都将受到不小的影响,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窘境啊!
其次,“美术”之于教育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美术是人的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它辅助并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通过美术训练,儿童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同时感知觉被激活,这是人接触世界并参与实践的基本能力。美术更好地训练了人的直觉与感性的认知力,这是不同于知识教育的另一种教育。艺术,协调着人的左右脑,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美术之于教育的价值还体现在对人的创造力培养上。艺术思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富有想象力的特征,正是复合着这种想象力在激发着创造。当“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艺术创作具有原创性,是一个发明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美术教育还是一种心理调适,艺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与人的身心关系最为紧密,并在人的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使人的生活方式由“物质化、身体化”转向“艺术化、审美化”,具有心理疗治的功能。艺术所具有的这一人文性质,在感染我们的同时也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正是美术教育所特有的精神慰藉之功能。美术教育本质更在“美育”,通过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品是审美最为集中与直接的物质,艺术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正是基于作品的纽带,审美伴随其中,依赖教育予以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