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艺术博物馆“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展品
清雍正红釉高足碗
高13.1cm、直径18.1cm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
易学难精,单色釉瓷收藏门槛高
梁晓新介绍,与其他品种相比,单色釉瓷器的鉴赏与收藏难度较高,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与更大的耐性。一直以来,国内外专注此道,进而能形成系统规模的单色釉收藏家可谓寥若晨星。而一但形成有脉络的收藏,藏家往往会和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向社会展示这些藏品。
曾任香港收藏家组织“敏求精舍”主席的叶义收藏涉猎甚广,早在1977年,就与谭志成合作,策划推出了“明清:色釉瓷展览”,在文物界掀起收藏、研究中国“一色釉瓷器”热潮。2005年,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则联手举办了已故香港瓷器收藏大家、暂得楼主胡惠春收藏的“康雍乾单色瓷器”巡回展,为藏界所瞩目。暂得楼所藏清三代单色釉瓷均搜集于20世纪 30~70 年代,这些藏品中的一部分,后来成就了上海博物馆的暂得楼陶瓷馆。“过了大半个世纪,主人的品位和见识仍然经得起考验”,2017 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在“暂得楼藏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专场中,8件(组)单色釉精品瓷器全部成交,总成交额达 3815 万港元。其中清雍正孔雀蓝釉蒜头瓶,更取得1270万港元的成交价。
在海外,20世纪以来的著名陶瓷收藏家,以瑞士知名陶瓷收藏大家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 Baur)最为著名,他收藏的中国瓷器达 662件,其中又有大量单色釉瓷。此外,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和艺术史研究室主任霍尔、美国私人收藏家高登伉俪,也都是闻名的明清单色釉瓷器收藏家。
近年来,单色釉瓷器的艺术价值逐渐受到内地收藏界的关注。2018年9月,保利艺术博物馆推出“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展出的110余件(组)藏品,囊括了来自瑞士玫茵堂、北美十面灵璧山居等重要私人旧藏的单色釉瓷器。这些藏品的现任主人,不乏一些卓有远见的内地藏家,比如以黄釉瓷器收藏著称的广州新晋藏家—自得堂主冯玮瑜。早在2016 年,冯玮瑜就联合中国嘉德,举办了“皇家气象:明清御窑黄釉器特展”。据冯氏介绍:此次展览,她几乎展出了自己收藏中的所有黄釉瓷,共计33件(套),它们很多是成对的珍稀瓷器。黄釉瓷存世数量稀少,搜集尤为不易。展品自明中期至清晚期,涉及其中 13个朝代,跨度400余年。她自己经多年积累,才慢慢组成一个接近完整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