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西亚绿釉陶壶 高38、口径9、底径10厘米 扬州博物馆藏
1982年开始,扬州市在新拓宽的三元路北侧开始进行市政建设,有人在三元路副食品商店基建工地上又采集到一种表面带有突起的弦纹、连珠纹和锯齿形棱角的绿釉陶片,当时也未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1983年下半年,冯先铭、李知宴两位专家先后来扬。经冯先生鉴定,这种采集到的绿釉陶片是波斯陶片。时隔不久,李先生在扬州博物馆参观时,认定扬州博物馆馆收藏的那件双耳绿釉大陶壶是典型的波斯安福拉式陶器,从而引起了扬州文博界同行的注意和重视。
之后,人们又在扬州三元路北侧的人民银行、纺织品公司、邮电局、市直机关幼儿园,扬州城北的教育学院学生宿舍大楼,汶河路西侧的扬州商场、文园大酒家等基建工地,以及扬州南通西路唐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发现和采集到一批相同的标本。前后累计,总数达二、三百片之多。
问题来了,这些波斯陶器和我们的孔雀绿釉有没有关系?孔雀绿釉是我们自己的发明创造,还是沿袭了国外的技术呢?
对此,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熊樱菲与张福康完成了一篇《中国古代孔雀绿釉的研究》的论文,破解了这一谜题。
作者选取了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部分清代孔雀绿釉完整器、宋代磁州窑的孔雀绿釉、明代法华彩瓷片、扬州唐代地层出土的波斯陶碎片和广西省唐代墓葬出土的波斯陶碎片,以及一些波斯和伊拉克地区出土的有关釉陶碎片,它们来自于英国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