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批评家、策展人贾方舟从人类美术史发展的角度讲到:“岩画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内容非常丰富,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变化和历史的面貌,为研究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岩画与现代艺术的内在联系。以阿拉善岩画为例,其以线造型的平面性特点,是与现代主义艺术相吻合的,说明现代主义艺术的源头。因此,从审美和艺术发生、发展的角度看,阿拉善岩画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案例和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考古文博系主任、教授、博导魏坚说道:“这次阿拉善盟能把最著名的岩画和汉简这两个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文化符号拿到北京、拿到中国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来做展览,体现了盟里的远见卓识,实在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认为这是为内蒙古人民,为阿拉善办了件大好事。阿拉善地处偏远,既然我们走出来了,能不能再引进去,利用一些社会的力量、高校的力量、研究机构的力量,特别是利用艺术史研究者的力量,他们有很好的想象力和研究手段,也许会对今后阿拉善的工作有所促进。岩画和汉简是阿拉善的两张名片,是最好的东西,以后有更多的好东西来到中国美术馆这样的殿堂来展出,用更好的展示,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们的自信心。阿拉善不仅仅有骆驼,不仅仅有胡杨、红柳,还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需要我们研究和呈现出来。”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武定宇建议到:“一定要注重对这原始的空间状态绝对保护,切勿过度的关爱和不合时宜的人为修饰。如果当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失去了古朴之风,失去了天空、大地、山川的尺度关系,其历史文化价值也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建议可以利用一些科技手段及时采集岩画的数据形成数据库用于后续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去开发这岩画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历史的,可以是生活的,甚至是可以神话的,把这些故事开发成文化的IP,在挖掘文化价值同时去实现经济价值。让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具有活化的资本的可能,让这些文物真正的活起来,并且可以持续的活下去。”
阿拉善盟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此次策展人之一,孙建军表示:此次展览的目的是通过展示阿拉善的岩画及居延汉简,从多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当前,因自然破坏的加速,需要对岩画及汉简扩大宣传展示,并加以研究。为此,阿拉善利用有限的经费建立国际岩画博物馆,以此提高阿拉善岩画的知名度,并与其他岩画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希望各位专家多对阿拉善进行指导,开展合作。
阿拉善盟盟委委员、副盟长孙明泉从跨界、融合和推进三方面对此次展览进行了小结。他表示,此次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对阿拉善岩画及居延汉简研究上不仅从高度上进行了拔高,也从艺术上进行了解读,在工作上又进行了很好的指导。今后,在阿拉善的考古、文化旅游的推进中,希望可以尽可能地吸引社会资本,邀请专家学者到现场进行指导,帮助传播阿拉善文化。
研讨会由美术评论家、策展人孙欣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盖之庸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