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在东北发行新钞,即以闾山风光为图案
一九二三年,在闾山脚北镇县赵家村,筑「张作霖家庙」。占地逾万平方米,供家属居住及接待客人,张氏宗祠亦在其中。
医巫闾山山形奇特,回环掩抱,达六重,故亦名六山。张作霖自幼称长子张学良为「小六子」,亦渊源自此。
张学良所生儿女,皆取「闾」字入名。与于凤至所生一女三子,女儿闾瑛,儿子闾珣、闾玗、闾琪。「珣玗琪」乃闾山所产美玉,「瑛」则山中北镇庙供养之舜妃瑛。与赵一荻所生一子,则取名闾琳。
以上种种,足证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与闾山关系之深。上世纪六十年代,张学良撰〈闾山赋〉 示未亲访该地之张大千,详述此山之历史,及其子女命名之渊源,并倩其图之。赋曰:
「医巫闾山,在辽宁省北镇县西数十里处,一名医无山,亦名闾山,俗呼广宁山,为阴山山脉之分支。松岭越大凌河而来者,绵亘二百余里,高极四、五千尺,迤东低落为大小黑山等,高不过百尺。虞舜封十二州,以此为幽州之镇(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隋以医巫闾为北镇。其山拥抱六重,亦名六山。上有仙人岩,镌有吕仙像;补天石,明张学颜书刻;仙女洗头盆,清高宗有刻诗(余幼时曾颂读,惜今已忘之);可怜松,在一片光石上,生一孤松,清高宗亦有题诗。产美玉,尔雅称之为珣玗琪。(此闾珣、闾玗等命名之由来也)。有大庙,俗称北镇庙,供有舜妃、尧之瑛、珴二女(此闾瑛、珴命名之由)。建有行宫,为清高宗避暑处也。略述如此,此山生于塞外,殊少文士骚人为之诗赋。名山有幸,如蒙大千描绘,不只可传之于世,亦可传之于千古也。余为余乡谊之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