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艺重构】
融入现代生活场域的设计,让濒危的竹编非遗手艺获得新的生命力
非遗是从历史深处走到当下的,需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演进更替,才能历久弥新,而这一切离不开人的努力。这样一个生命体,只有当身体里流淌着当下的精神,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
近年来频频捧获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等多个国际设计界重要奖项的设计师石大宇,即以一系列非遗文创把“竹之中国”推向世界舞台,获得国内外的认可。他的“屏茶”系列作品,是以创新绷裱法完成的竹编屏风,应用七种不同的竹编工艺,完成了以不规则造型立面、非垂直站立并保持平衡稳重的挑战,体现了“设计推动工艺”的思想。“椅刚柔”则是可堆叠的全竹质圈椅,其材料结构工法无不精简,契合现代生活美学又经久耐用。古有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艺是中华非遗的瑰宝。非遗传承人擅长用竹,将竹材本身刚、韧、柔、弹等特性驾驭得心应手,而石大宇致力于在“日用”语境下解决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融合的问题,他们的携手引发了关于传统日用竹器精神延续的思考。
再看法国奢侈品集团爱马仕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上下”(Shang Xia)。这个意欲挖掘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积累、有“承上启下”之意的品牌,曾以一款竹丝扣瓷茶具挽救了一个因为造价低廉而传人寥寥甚至濒临消失的非遗手艺。这一系列产品以景德镇薄胎瓷为胎,由四川青神县的非遗传承人用纤细的竹丝、柔软的竹篾紧扣瓷胎,胎弯竹弯,依胎成形,竹丝和瓷胎浑然一体。它在器型的选择上做着减法——选中的瓷胎都极尽简洁,既能传递传统工艺之美,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与使用习惯;在竹丝的编织方法上却做着加法——变传统瓷胎竹编的单根竹丝编织法为两根竹丝交叉编织法,用不一样的编织空间创造出另一种图谱。这组作品正可谓上承传统工艺精华,下启当今艺术化生活,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东方式的雅致。
身处当今机械化大生产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内核,通过材质上的碰撞、非遗手艺人与设计师的携手等重塑其外观、重构其元素,才能使非遗文创为现代人接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