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 张府君邈真赞,P.2482局部,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图15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死者肖像,《引路菩萨图》局部,五代,公元十世纪,大英博物馆藏
图16 敦煌17窟,高僧洪辩影堂,唐,公元九世纪
盂兰盆节是为追悼亡灵而举行的,相同的动机也促进了当地肖像画的发展。通过敦煌遗书中大量的“邈真赞”(图14),我们可以知道肖像画在敦煌的流行。这些文本资料可以与现存的“邈真”像联系起来研究(图15)。从赞文中可知,死者的“真容”或“真仪”也被称为“影”、“貌”或“像”。这些肖像或可在生前预绘,但其目的是为使用于该人死后的祭莫活动。“邈真”像通常被安置在祠堂中或家宅中特辟的房间里,这个房间因此被称为“影堂”或“真堂”。莫高窟第17号窟是高僧洪辩的影堂,一直保存至今。这个小小的窟室有可能是洪辩生前坐禅的地方,在他于862年死后被改建成纪念他的礼仪空间(图16)。
我希望这个快速的介绍可以支持我前面提出的建议,即敦煌佛教艺术应该被放置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和视觉环境中,作为“敦煌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和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这里我已经把敦煌艺术定义为一种“总体艺术”。在这一讲开始的时候,我把墓葬看作一个可以在三个层次上分析的“总体空间”,包括由具体形象构成的“物质和视觉空间”,引起味觉、听觉和嗅觉感受的“知觉空间”,和涵盖了主体的活动和感受的“经验空间”。这些基本层次在对“敦煌艺术”的研究和想象中也都存在,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地域艺术,敦煌艺术所显示的更是不同宗教艺术与视觉文化间持续的互动。正是这种在空间中展开的互动,而非某个艺术传统的纯粹性和线性发展,使敦煌艺术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力量,在近千年的时间中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