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聚焦传统与未来 两大博物馆给出的答案(组图)

聚焦传统与未来 两大博物馆给出的答案(组图)

2019-04-08 08:16 文章来源:博物馆头条 微信号:Museum_News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传统的未来——博物馆、非遗与展览策划”研讨会的上下半场分别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王英翔和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主持。

参加研讨会的博物馆界代表有: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副馆长郁镇宇、南宁博物馆馆长张晓剑、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陈健鹰、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河北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主任随杰、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策展人张翔、成都博物馆历史文物部负责人方若素。

王英翔:

依托在地资源活化传统工美艺术

我们馆是当时杭州市在做运河综合保护工程的时候,发现运河因航运功能的衰落,留下了许多废弃的工业遗存老厂房。我们借鉴相关的国外国内经验,决定依托杭州在地的一些传统工艺,建成一个集中展示杭州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群落,这样既能够保持保证运河沿岸的工业的肌理,又能够让工业品牌能够再次活化。

我们在建馆伊始就确立了专业特点、杭州特色、运河特征、平民特性等四个特征。我们从三个方面让运河遗存活起来,其中重要的一块叫活态展示。在工艺美术博物馆,我们实行动静相结合的展示,静态的包括了工艺美术精品基本陈列,动态的包括了驻场大师工作室。19个大师工作室有31位大师现场驻场,集中展示19种工艺美术,与观众近距离交流。还承办了“工美大师带徒学艺”项目,已完成的第一届,由5位平均年龄75岁以上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花了五年时间,全日制教授24位年轻人分别学习萧山花边、机绣、陶瓷、手绣、铜雕等传统工艺美术。为工艺美术传承培养新鲜血液。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二届,由5位更年轻的省大师作为师资团队,互联网企业参与,在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时,探索传统工艺产业转化的方式。

此外,根据对公众的调查分析,我们寻找观众的需求,寻找我们博物馆关注的一个契合点,重新规划了临展体系。比如我们的OLD@NEW系列展览,就是要解读传统与当下的关系,解读跨界展览和历史文物类展览的关系。

郑茜:

用独特方式阐释文物的深层价值

这几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一直在围绕博物馆的动态性发展而设置。博物馆曾被认为是一个静态性的机构,因为它关注历史,它收纳历史,它是一个回头去收藏遗产的机构;而现在,博物馆已经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动态性,不停地变换形象,不停地拓展界限,以前所未有的局面出现了各种各样形态的博物馆。那么博物馆变革的动因是什么? 我认为一方面更多地缘于时代因素,缘于外在的社会大环境,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缘于博物馆内在的因素。 

中华民族的文化地层结构中有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层次,这就是民族民俗文化。这一种文化的价值很容易被看轻和被忽略,因为它的物质载体不是几千年的文物,它没有那么沉重的“时间感”。那么如何展示出民族民俗文物的价值?作为国家民族博物馆,我们有一种使命感,希望探索到一种能够深层次展示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内涵的展示模式,从而向广大民众呈现出这一文化地层的独特风貌。 

在《传统@现代》展中,我们借助于很好的设计师,不断地沟通,不断地使其理解我们要做这样一个展览的意图,同时也让他们能够通过这样的展览逐渐实现我们对于民族民俗文物深层价值内涵的展示手段及形式的探索。通过我们与设计师的共同努力,我们逐渐摸索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通过一些背景式的、隐喻性的装置结构,来揭示民族民俗文物在其原生文化脉络中的内涵,呈现出它们的深层价值,延伸观众对于这些文物的理解空间。

(以上为发言节选)

展览备受博物馆馆长及策展人好评

郁镇宇:我从一个受众角度来说,展览内容很吸引,特别是展品的质量,设计的风格,在很多临展项目中并不多见,这代表一种新生力量。单从展览海报的字体来看,就激发让我去看古代的服饰,有一种碰撞,有一个好奇心。

张晓剑: 展览从一个哲学的角度,从时间与空间,从人的生与死的角度去切入,包括它里面用的一些形式,是让老百姓非常感兴趣的。

丁毓玲: 从这个展览的形式来说,真的是令人耳目一新。这个展览完全走出了传统的展览形式,它充分利用了这个空间,非常大气,令人有一个想象的空间,一进去的话就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

陈健鹰: 人类学之于博物馆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展览的学术性重要还是通俗性重要? 在博物馆中要面对不同的受众,这个展览的开放度,它的多视角多维度,甚至他刻意留白的这种做法,给我真正的一种从视觉和心理上冲击力。 

吴翠蓉:民族博物馆,其实是和华侨馆很相通的。 我们收集的很多藏品是包括各个层面的一些华侨的群体的一些物品,包括他们的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像这种很好的策展,会发酵,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杰:这种动静结合的展示方法特别好,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种有温度接地气的展览。通过一个个小的物品,包括和人们生活日常特别关联的东西,它是展示一种文化,一种情怀,一种记忆,总是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

张翔:博物馆,从来就是传统与现代的接口,而从设计到文本到文物清单,它都是技术性的,从空间上里看,它们形成一个基本层面的互补。 

方若素: 一个执行策展人,要树立关注当下面向未来的意识。本展览的策展人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方式,以民族服饰作为载体,用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把想要表达的主题比较完整的展示出来,而形式和空间有效辅助了策展人对整个展览主题的诠释。

研讨会下半场,来自上海大学特聘教授、钱伟长图书馆馆长潘守永,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刘朝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雷红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段颖,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Philipp Demgenski,大英博物馆资深策展人暨展览叙事顾问David Francis,K11 Craft & Guild Foundation项目负责人姜佳丽,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冉光沛,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候选人张力生等学者代表,分别从不同切入点对展览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生动精彩的评议,相关发言将会刊登在日后出版的《中国民族博物馆馆刊》,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