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杨之光  

 

  • 岭南书画今年量价齐升:名师作品仍属洼地(图)2013-10-30

      陈永锵作品《入云图》。 当前,国内几大拍卖巨头均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每年一度的艺术品秋拍战役,尽管香港秋拍的传导作用对内地市场有一定的提振作用,然而,受下半年宏观经济面及银行流动性紧张等诸多因素影响,业界对下半年的整体形势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南方日报记者近期接触的到多位拍卖界人士均认为,今年出现在市场上的主力藏家数量并没有增加,在缺乏较大影响力的顶级藏家参与的情况下,大盘要逆势翻转恐怕很有难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昨天参考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的艺术家指数,对今年登上“2013胡润艺术榜&rdquo...

  • 曾锦德画展在福建省画院成功启幕(组图)2015-02-28

    人民美术网讯 2015年2月26日,正月初八,由福建省美协、福建省画院主办,范迪安担当学术主持的曾锦德画展在福建省画院正式启幕。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王来文,福建省美协主席翁振新,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奋武,福建省画院院长林容生,福建省画院执行院长郭东健,福建省画院副院长孙志纯等艺术界人士出席了本次画展开幕式。开幕式上曾锦德长子曾路将父亲画作赠予福建省画院。曾锦德师承张晓寒、杨夏林,此次画展是曾锦德的首次画展,全部画作都是从曾锦德毕生所作千余张作品中精心挑选而出的,共69件国画作品和1件油画作品,展览将延续至3月6日。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翁振新表...

  • 须静观止 品读苏州潘氏祖孙三代的鉴藏(组图)2020-01-14

    苏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跨年特展 “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展示70件潘隽奕、潘世璜这一支潘氏的书画、碑帖等收藏。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苏州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军撰文,阐述这些收藏所延续的明清传统文人趣味,同时,也谈及了潘氏在收藏与雅集的过程对此后清代的藏家、如顾氏过云楼、吴氏愙斋、网师园主人李鸿裔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临顿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间向南一过白塔路,右手边就会出现一座小桥,朴素到毫不起眼,一不小心便会错过。然而,早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它就曾入诗人的梦中——“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白居易《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自清乾隆五...

  • 在贵州省博物馆里领略多彩民族文化(图)2022-02-23

    “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一座菱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建筑外墙整体呈棕色,并点缀有彩色色块,显得庄重又活泼,这便是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现藏有反映贵州历史文化的出土文物、化石标本、近现代文物、民族民俗文物、瓷器、书画、玉器等5.3万余件,尚在整理中的自然标本和古生物化石30多万件。2017年9月,贵州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新馆建筑面积4.7万余平方米,目前常设“民族贵州”“古生物王国”“历史贵州”3个基本陈列,还有数字体验馆、非遗剧场、4D影院、学术交流区等功能区,成为集展览、研究、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聆听悠远历史故事“...

  • 北京博观2015春拍专场《小酌》玉制香具作品赏析(组图)2015-05-21

    刘海 青玉竹筏香插  图录号:13036香文化伴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回归到了大众的视线当中。全国各地的香文化协会也纷纷成立起来,一批又一批的名人雅士更是醉心于“香道”的学习。然形而上的“香道”终究是要借助形而下的器具来体现的,所以香料和香具作为一个载体是必不可少的。有人也曾因此大胆的预言,香文化市场未来将成为中国艺术品兵家的必争之地。  尽管香料珍贵,而论及艺术性最多的还是体现在各类香具上,艺术品市场自然也将关注的重心放在香具的收藏上。当代的玉制香具因其温润内敛的材质特性,富于现代理念的设计构思,饱含温度的传统手工技艺,再加上传承千年的玉文化底蕴,使其作为香具在收藏方面别具优势。_ued...

  • 艺术大腕展望2014艺术大趋势2013-12-31

    华西都市报主办“回·望——2014艺术大趋势”圆桌对话,开启本土高端艺术观点对话与交锋 2013年中国内地的艺术品市场,境外资本逐渐撤出,本土资本蜂拥而入,在这个市场转型的重要节点,中国艺术家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这个大师逐渐远去的浮躁年代,艺术家又该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12月28日下午,由华西都市报主办、成都诗婢家画院承办的“回·望——2014艺术大趋势”圆桌对话在成都诗婢家画院举行,来自北京、成都等地的30多位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艺术机构负责人和企业家齐聚一堂,...

  • 巨大神秘蜜蜡展出:留2000万年前“五指”印痕(组图)2017-07-04

    留有2000万年前的“五指”印痕,巨大的、约1公斤重的蜜蜡原石 芊烨 摄中新网上海7月2日电 (记者 陈静)琥珀蜜蜡是佛教的七宝之一。2日,一件留有2000万年前的“五指”印痕,巨大的、约1公斤重的蜜蜡原石在上海玉佛禅寺展出,惊艳全场。当日起,一场名为“时光之印,千年之约”的琥珀精品文化展举行。罕见的琥珀蜜蜡的精品原石、美伦美焕的山水摆件和时尚挂件以及大量的佛教徒喜欢的佛珠手串……数万件琥珀蜜蜡制品让此间民众大饱眼福。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大和尚主持洒净祈福开光仪式。 芊烨 摄据悉,琥珀蜜蜡因缘深厚。《无量寿经》载:“彼如来国,...

  • 文光锡作品双展5月13日同期在中英两国开幕(组图)2017-05-11

    展览海报展览名称:巧儿遇竹--文光锡铜版画作品展策 展 人 :何为民主办单位: 英国牛津Sinolink Gallery展览时间 :2017.05.13 - 06.17   11:00 - 17:00(周四 - 周六;周日 - 周三可预约观看)展览地点 : 11St Clement's Street, Oxford OX4 1AB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展览海报展览名称:呼吸·吐纳——文光锡作品展主办单位: 北京798国际艺术区 中方角学术主持:傅宇策 展 人:杨军 崔可展览时间:2017年5月9日至...

  • 中国艺坛具有学术性价值作品的代表人物—杨育才(组图)2021-07-28

    名家评画录:昔板桥善画墨竹,用浓墨笔笔清晰。今观杨育才之墨竹,浓淡结合,层次叠出,前后交映,且率意天真,再出新意,倘燮(郑板桥)兄见此当愧弗如也。邓福星  庚午夏育才善写竹,近又画牡丹;独创渍色法,别开新生面;既可见笔墨,西法融其间;花叶不勾骨,更显色斑烂;雅俗共欣赏,观者都称赞;循此再努力,奇葩更鲜艳;杨育才溃色牡丹新作,观后口占俚句,题之以共勉。乙酉孟夏  邓福星人物简介:杨育才,中共党员,中央美术学院结业,师从姚有多、张立辰、贾又福、张凭、郭志光、郭怡孮、田黎明等,后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课程,导师邓福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几十年如一日与牡丹相伴,解...

  • 倪妮张馨予章子怡 不雅照曝光大红的十位女明星(组图)2012-12-07

  • 盘点女主播艰辛成名路(组图)2012-07-20

      小S 很多人都说小S在主持节目时完全是个疯子,这话一点不夸张。一次《康熙来了》访问歌手孙燕姿,蔡康永让小S摆一个性感的造型,小S却突然说“好想放屁”,然后退到一边自己“解决”。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来宾孙燕姿都吓了一跳,可小S却满不在乎地说:“人人都要吃喝拉撒,这有什么。”然后继续进行节目——在小S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小S独特的主持风格是《康熙来了》的制胜法宝之一,口齿伶俐、能掌控大局,并巧妙地将无厘头搞笑耍宝发扬光大,也是小S率真性格的体现,更是她广受粉丝追捧的根本原...

  • 嘉德四季第33期2.9亿收槌 中国书画仍是中流砥柱(组图)2013-03-27

      谢稚柳五松图  作为嘉德20周年的首场拍卖――嘉德四季第33期拍卖会,吸引众多藏家亲临现场,气氛热烈,经过三天紧张拍卖,于3月25日晚在北京收槌,总成交额达2.9亿元人民币。 其中,中国书画部分总成交超过2.11亿元人民币。“山河岁月—梁寒操藏民国名人尺牍”专场可谓此次亮点:共有125位民国人物法书尺牍,作品多以大幅超过估价的价格成交,成交比率百分百,总成交额超过1700万人民币。拍前估价仅为8千至1.2万元的杨虎城《楷书》最终以264.5万元高价成交;蒋中正《楷书》235.75万元成交。此外,近现代书画部分,李研吾上款的谢稚柳...

  • 天香茄楠!在渺渺清香中玩转香文化(组图)2018-06-08

    清乾隆六年杨维占“雕茄楠木香山九老”,长12、宽9、高18厘米。“天香”二字,取自北宋丁谓所著《天香传》,为中国最早针对沉香所做之专著。“茄楠”是明代开始视为最高等级的沉香。台北故宫博物院于5月25日推出了“天香茄楠——香玩文化特展”,将展览取名为“天香茄楠”,期待观者除欣赏工艺制作之美外,更能探寻如天香般令人难忘的香味。展览分成两部分,一是“香之道”,通过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宫廷茄楠沉香,看过去的日子里,稀有的沉香是如何被珍藏、穿戴及薰燃品玩,故分为“收藏陈设”“随身佩饰”“品香香具”三个单元,以了解古人是如何使用这种价比金高的香中钻石,让生活更有味道。二为“香之味”,看今日除收藏、佩戴外...

  • 万隆2013新春·陶瓷艺术慈善拍卖会上海开拍(组图)2013-03-11

  • “法自心源——严德晖艺术展”亮相中国美术馆2024-08-01

    7月30日,“法自心源——严德晖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分为“源”“心”“法”三个篇章。严德晖(1908-1987)是20世纪重要的留法中国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其展作序,称“严德晖的艺术,游走于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有根脉、有立场,更有共情、有共识,传承有序,师法清晰,得于心源而自成‘我法’。”勇毅精进的艺术人生 一生未变是中国国籍源,是民族与传统,故土与记忆。严德晖1908年7月15日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进步的书香之家。父亲严绍尧和母亲方慎言思想进步、同情革命,支持子女参加革命活动,支持、帮助、掩护共产党人。严德晖天资聪颖,学习努力,喜爱书法,尤爱雕塑,早年拜师黄杨木雕名家朱...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