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 殊方何以言远?(组图)

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 殊方何以言远?(组图)

2019-06-17 08:33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丁雨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回鹘汗国 神兽纹建筑泥塑 蒙古出土

中西文化内核在龙泉青瓷身上交汇

西亚位置得天独厚,是海上丝路的枢纽。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在西域逐渐收缩,经济重心日渐南移,至晚唐五代更是分裂为若干互不统属的小国。南方小国彼此毗邻,互相竞争,当然要想尽办法取得经济、军事优势。吴越、南汉等国,便利用沿海优势,开始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拓宽财源,海上丝绸之路也由此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至宋代,西北通道被西夏、辽等国牢牢堵死,到了南宋,北方江山更是沦落于女真之手,陆路通西再无可能,只能仰仗海路。因此南宋时期的海上贸易同样兴盛。赵宋之后的蒙元统治者虽然是马背上的民族,但大汗的胸襟与雄心不仅比拟于草原的广阔,更倾注于海洋的壮阔。虽然数次出征东洋失利,但海外贸易的利润,仍令蒙古贵族心心念念。

或许,站在波斯湾头的贵族兄弟们与自己有同样的念想。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踏上丝路的各地旅行家涌现。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走陆路,来自中国的汪大渊走海路,而来自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则海陆无阻。以上种种证明了海上丝路在南宋至元代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发展高潮。

在第二次高潮中,元青花虽然是耀眼的新产品,却不是陶瓷贸易中的主流。真正占领市场的是来自浙江龙泉的青瓷。13-14世纪,印度洋沿岸发现的龙泉青瓷和仿龙泉青瓷远远超过了其他品类,表明了强势的地位。龙泉青瓷的畅销,对中国乃至印度洋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或许对于沿海的穆斯林来说,龙泉瓷器的青绿色彩非常符合他们的颜色偏好,但实际上,龙泉青瓷如冰似玉的质感,是中国青瓷生产两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审美选择。中国以玉比拟君子品德,有以玉质感作为青瓷的至高追求,青瓷身上寄寓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青瓷以其特有的美感,让中西的文化内核在它的身上发生了某种交汇。

随着海陆丝路的双重畅通,驻马波斯湾的东方人,大可选择弃马登船,等待季风,沿海路扬帆。天生混血的青花瓷如此受到钟爱,不免让伊斯兰陶瓷体系下的生产者眼红,山寨一把,横刀夺利,自然是要尝试的事情——市场毕竟分级,用不起中国青花,试试自家的产品可好?

等航船绕过马六甲海峡,东方类似什物便越来越多。日本与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便与东亚大陆往来密切,两地所见的大陆制品更为多样。商品的普遍规律是,越是高质量商品,越能流传广远,因此前述龙泉瓷几乎遍及丝路所至之处。但对于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消费市场来说,邻近的位置,让它们能够在多样的中国市场中寻找更多的选择。从日本出土的瓷器来看,福建地区的瓷器长久以来受到他们的钟爱。日韩在大陆之东,无论海陆,更多时候,它们更是丝路的受惠者,无数东方少有的奇珍,先经丝路传至中国,再流入朝鲜半岛与日本。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