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书坛依然是晚明书风的延续。无论是以王铎、钱谦益、吴伟业等为代表的“降臣书家”,还是以傅山、担当、陈洪绶、查士标、龚贤、朱耷等的“遗民书家”。明代“大写意”与“小写意”书风的两条脉络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继承和延续。
据悉,“气格俊迈——明末清初书法作品展”今天在南京博物院开幕。作为“晚明书法展”的姊妹展,南京博物院以明万历三十年(1602)、清康熙四十年(1701)为前后界线,从所藏古代书法作品中遴选出明末清初数十件精品,包括明末“三株树”之一的王铎、“朱衣道人”傅山、吴伟业、査士标、四僧中的八大山人等人的书法真迹,展示了明末清初书法艺术的发展状况、重要成就和多元并存的书坛生态。
王铎 《临阁帖》 绫本 草书 1631年
晚明时期,程朱理学逐渐衰微并异化,陆王心学继续发展,禅宗思想盛行。从哲学到文学艺术,都表现出了一股空前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出现了一大批重个性、重创新、重主体情感抒发的书法艺术家,以徐渭、董其昌等人最具代表性。除此而外,当时书坛尚有与董氏并称“晚明四家”的邢侗、米万钟和张瑞图,云间书家莫是龙、陈继儒,篆隶书家宋珏,明末“三株树”——黄道周、王铎和倪元璐,以及“朱衣道人”——傅山等人,共同铸就了浪漫多元的晚明及明末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