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全国政协委员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关于利用好退休专家资源,建立和推广艺术名家工作室,促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退休专家资源,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议建立和推广艺术名家工作室,培养基层文艺骨干,促进地方文艺创作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60岁的退休职工已完全不再是过去老年人的形象。他们的智慧处于成熟状态,体力也很充沛,过早离开工作岗位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是从事书画工作的艺术工作者。
一、基层文艺工作者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有待提高
文艺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凝聚着国家级专业院团、高校以及地方各级文艺工作者和民间爱好者的不懈努力。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在基层涌现出一大批杰出艺术人才,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这些基层文艺工作者一旦成名,很快便会流动到省级甚至是国家级的专业机构,很难继续在基层发挥作用。杰出人才的不断流失导致原本就人才匮乏的基层文艺机构整体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较低。
文艺创作需要扎根生活,文艺家的创作生命来源于工厂矿山、田间地头和鲜活的劳动实践。基层文艺工作者身处一线,拥有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和创作场景,如果能够得到业内高水平专家的扶持,必然会在创作上有所突破。
突破基层、上下联动、均衡发展应是促进文化建设理想状态,在这个进程中,退休的文艺名家应该有所作为。
二、建设艺术名家工作室,通过双向互动,培养专业骨干
1.文联或文化和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以专项经费支持建设一批艺术名家工作室,遴选1000—2000名业绩突出的基层骨干接受培训(师生比不超过1:3),涵盖适合师徒传承的艺术门类。艺术名家的遴选标准主要有三:一是年龄在60—70岁之间,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二是专业水平在业内得到公认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三是有奉献精神,致力于志愿公益教学。
2.工作室可建在艺术名家所工作生活的城市,也可建在基层。通过工作室建立师徒关系,培训周期为三年。师徒建立双向互动关系,可以是学徒向上来求学,也可以是师傅向下去教学。
3.名家工作室可以课题项目形式面向社会接受申报,比如纳入国家艺术基金、专门设立以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名家工作室建设项目;也可由当地文化部门直接邀约建立。
4.经费来源可以是政府拨款,也可以是社会捐助。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的软硬件建设和支持学员的差旅等学习费用。艺术名家以志愿形式参与。
三年后效果显著的工作室可支持经费组织师生作品展览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