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坡上,两块卧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树。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苍茫景象,让人在画幅之内,如阅千里江山。这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潇湘竹石图》。苏轼开创的“枯木竹石”成为画家反复表现的题材,寄托了文人精神和情思。
目前,它正在南京博物馆的“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览中展出,与它一起和观众见面的还有7家文博单位的150余件(套)展品。走进展厅,不仅能够深度了解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更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传统的演变,得窥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精神世界。
为隆教禅寺石室长老疏局部 (元)赵孟頫 南京博物院供图
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
展厅中,一幅超3米的立轴作品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走近细看,原来是清朝弘仁的《天都峰图》。只见整座山峰高耸挺立,山石层叠,间以大大小小的古松,形象地描绘出黄山天都峰的壮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清兵南下时,弘仁曾参加抗清斗争,一介书生终究无力挽救明朝的覆亡。后来他出家为僧,法号弘仁。他将对尘世的激愤融入艺术创作中,高耸壁立的天都峰就是其风骨和气节的外化,是他不肯随时俯仰、禀赋刚正、志操清亮的人格写照。
这种“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的传统就源自苏轼。身处文运昌隆的宋朝,苏轼准确把握了所处时代士人阶层的心性和旨趣,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绘画“达心适意”的功用,明确了绘画是人精神的载体,强调了画家对自然万物的关照,要与自我主体精神相契合,要表现出自我真实独特的生命感受。
从李唐的《濠梁秋水图》到黄公望的《富春大岭图》,从唐寅的《看泉听风图》到文徵明的《中庭步月图》,从八大山人的《杂画图》到吴历的《农村喜雨图》……“达心适意”对后世中国画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其更加注重个人的精神高度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