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破材料之限 探索艺术无限可能——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观察

破材料之限 探索艺术无限可能——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观察

2024-10-14 14:24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开幕式现场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全国综合材料绘画艺术探索与创新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新时代美术创作精神风貌的生动展现。

尽显综合材料绘画之美

本次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5340件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经过严格的评选,最终有220件作品脱颖而出,其中24件作品更是被选为进京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马锋辉在展览开幕时表示,近五年来,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空间与表现手法取得了不断的拓展和丰富。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单边媒介局限,融合了多种艺术语言和媒介,融入了多种材料与元素,展现了综合材料绘画的独特魅力。

马锋辉表示,展出的220件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既是对近五年来综合材料绘画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广大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家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一方面,展出作品以自然环境、生态为主题,追求传统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努力表现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展出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通过多样的材料发挥其艺术作品的特色特征和特点,展示了艺术与社会、历史、自然、人文之间的紧密联系,营造了或厚重深沉或清新抒情或抽象写意的不同意境,凸显了综合材料绘画在色调、材质、肌理等艺术语言上的视觉表现张力,为拓展其艺术形式与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综合材料绘画是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的,它不拘泥于传统的颜料和画布,而是广泛吸纳各种材料,通过材料的组合与运用来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委会主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综合材料绘画以绘画为立足点,但又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材料,而是巧妙地将多种不同材质交融互渗,结合艺术家的独特创意,用绘画的语言将其渗透和融入多种媒材之中,使得画面形成了非常强烈的感染力。

朱尽晖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人、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同时也关注科技的进步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这些作品既是全国艺术发展的体现,也是艺术家多年来历练的成果。这种呈现方式丰富了综合材料绘画这样一门独特的艺术的题材、类别、风格和审美。

突破传统,探索无限可能

突破传统绘画材料的局限,将多种不同物质属性和明显审美特征差异的材料综合运用在绘画创作中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综合材料在展览中所呈现出来的广度、深度和温度,让我们发现综合材料绘画的无限可能性。”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织成员秘书长王平表示,综合材料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将身边各种各样的材料综合运用在一起,以表达画家的思想,甚至给人一种“生活即艺术”的感觉。观众在观看综合材料展览时,往往会被展厅中的作品所感动,因为很多习以为常的材料,如篱笆、钢筋,甚至生活中的垃圾,在艺术家手中都能变成艺术品。这种艺术材料的应用非常重要,它让艺术家有更多可能性的材料选择,也让观众在走进展厅时感受到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因为这些熟悉的材料在艺术家手下变成了艺术表达的介质。他还指出,以前人们可能觉得综合材料带有实验性,吸收了很多西方艺术的语言,肯定会受到其艺术思想的影响。但是,在这个展览中,我们看到这些材质也能够表现新时代的生活,既有宏大的家国叙事,也有表现百姓烟火人生的小题材。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综合材料绘画的表现力,也使其更加贴近生活和时代。

综合材料绘画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1908年,西方就出现了综合材料绘画的雏形,以毕加索和布拉克为代表的立体派画家通过拼贴等手法将多种材料引入绘画创作。在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探索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它首先在一些艺术院校得到重视和推广。2009年,综合材料绘画被确立为单独画种,被纳入全国美展,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委会副主任陈焰在采访中表示,材料媒介在艺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它能够将寻常物品转化为艺术的造型手段和理念表达的媒介;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从文化的渊源中挖掘素材,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将寻常元素转变为具有观念、思想的艺术作品。这种转变与时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及我们日常生活的变化息息相关。在陈焰看来,这个展览呈现出了一种发展的态势,从专业学科的角度来看,综合材料绘画并非仅仅是一个画种的定义,而是一种观念和绘画的姿态。材料绘画的核心是绘画,但其媒介决定了它的多元和开放性。从创作角度来看,综合材料绘画是一个非常开放且多元的专业学科,在教学中特别受年轻人的欢迎。因为它能够连接过去、面对当下,并与未来进行对接,这在展览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为艺术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山东举办,不仅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大平台,体现了山东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和文艺创作的日益繁荣,也为进一步探索综合材料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关联提供了契机。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徐青峰表示,本次展览的一个重大亮点是非绘画材料的介入,例如灯光的运用。他看到,这届展览中有五六件作品都将灯光的亮度影射到了作品的内部,通过灯光的光亮折射出来的投影来展示作品,这是以前的综合材料展览所没有的。徐青峰同样强调了材料的多样性,展览中可以看到蜡、稻草等各种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被作为绘画材料使用。他认为,这样的展览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而不仅仅是那些拿毛笔或油画笔的人。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艺术的可能性,也拉近了艺术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徐青峰特别强调,“综合材料的展览给我们的一个新的启示是,一定要来看原作。因为综合材料的绘画,如果不见到原作,只是看到图片的话,是无法感受到它是通过什么材料来实现的”。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济民介绍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已经举办了三届,分别是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第十四届进入新的起点,新的使命也即将开始。这种新的使命跟社会经济发展也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它是对当下人们新的生活、新的生态、新的认知、新的审美的集体反映。总体来看,入选本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的作品,尽管抽象语言比较多,但它反映了当下人对生活、对未来的思考。中国艺术家如何运用艺术语言跟国际对话、跟世界对话,综合材料绘画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趋向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将综合材料绘画与当代艺术、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这种创作趋向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推动了艺术观念的更新和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综合材料绘画将继续保持其活力和创造力,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