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当非遗景泰蓝邂逅非遗“中国红”

当非遗景泰蓝邂逅非遗“中国红”

2025-02-14 09:50 文章来源: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当非遗景泰蓝邂逅非遗“中国红”

图为参观者在体验“点蓝”工艺。唐 瑞 摄

传统工艺历经数百年沉淀,其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早在2006年,掐丝珐琅制作技艺就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市场需求和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景泰蓝不断在传承中寻求创新,以更为日常的面貌走入千家万户。记者在博物馆看到,景泰蓝工艺制作而成的器物多样,大到装饰画、落地座钟,小到项链、耳环等。郑文霞说:“这些结合了珐琅工艺的产品很受消费者喜爱。除此之外,我们与室内装饰、钟表、家居等行业都有合作,为许多客户设计过景泰蓝工艺的装修式样,比如大兴机场和景泰地铁站。”

正是这种老手艺与新花样的有机结合,行业传统工艺有了无限可能,景泰蓝才得以成为既能促进邦交的国礼,又能吸引消费者的畅销产品。正如国家级非遗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所说:“创新是景泰蓝传承的不变主题。既要创作具有艺术价值、引领景泰蓝发展的艺术品,也要研发贴近生活的商品和文创产品。”

守护品质,拒绝“景泰滥”

器物虽美,工艺难成。郑文霞向记者介绍,制作景泰蓝的六道基本工序依次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若要制作得更为繁复精致,如镶金或银,难度会更大,工序也更多。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