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曾作品 《世界系列》50×40㎝ 油画
艺术家简介
苑曾(苑保健),当代艺术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其作品在艺术展览中受到广泛关注并屡获荣誉,也被多家单位和私人收藏家收藏。
采访
您能分享一下最初是什么激发了您对艺术的兴趣?纵观中外艺术发展史,有无您较为欣赏的艺术大家?他们对您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苑曾:在学艺的最初阶段,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朱刚教授,对我影响十分深远。美术高考的前夕,机缘巧合下我参加了朱刚老师的高考美术培训班。与其它常见的模式化的、应试的美术培训不同,朱刚老师的机构理想化得简直不像个培训机构,他带领我们十几个学生,和他的研究生一起上课。讲什么是畸形的应试化的美术教育现状、什么是正确的艺术方向,经常带我们欣赏分析大师的作品,组织国内有名的艺术家来给我们讲座,培养我们的眼界和正确的艺术审美。在我以后进入美院和毕业后进入社会,见识了艺术界的种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朱刚教授带给我的这些艺术认知的可贵之处。
有价值的艺术是对生活思考的沉淀,是直指心灵的自我表达。帮助我体会这样认知的大师有这几位:法国画家劳特雷克,他是一位艺术的革新者,在当时崇尚精美画风的社会风尚下,他却钟爱于表现红磨坊这一特定底层人群的哀苦和悲戚。其作品中蕴含的深切的人文情感,是我致力于与之共鸣的。
梵高也是我十分钟爱的大师。我的画中会关注身边的普通事物、关注大自然、关注角落的野草和自我的情感世界,从感受出发来作画,就是得益于梵高的启发。
近期我在研究西班牙现实主义画家洛佩兹,他的作品也是以描绘其个人世界为主:生活中的日常物品、亲人、家庭、他所生活的城市街道,他能从这些朴素而平常的事物中敏锐的感受到其蕴含的鲜活生命力,然后以具象写实的手法,极有耐心地将这些感受到的真情实感融入画布中。虽然他采用的是最传统的写实语言,但他的作品却极其富有现代感。这启发我以具象手法进行创作探索时,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写实的语言在当代语境中的意义与可能性。
纵观您的系列作品内容,您的作品常常以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为基础,风格厚重沉郁,并有一种忧伤的诗意感,能否分享一些具体的经历或故事,是如何激发您创作灵感的?
苑曾:是的,我的作品通常是以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为基础,去捕捉和表现这些敏感的瞬间感受。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可能是一段时间的生活状态;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能是听了一首歌,看了一部电影一本书,或者只是路过某个路边的普通景物,比如一簇野草,然后产生的瞬间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