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进入新的时代,广东美术如何勇立潮头?

进入新的时代,广东美术如何勇立潮头?

2025-03-03 10:55 文章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作者:赵媛媛、仇敏业、杨逸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哪吒2》海报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人才是文艺事业的“第一资源”。随着“国风”“国潮”的兴起,传统手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亟需批量优秀青年工艺美术人才。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的发展,也对专业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新需求、高要求。因此,完善中国美术中坚力量的体系化建设,是推动“新时代美术”建设的当务之急。

十多年来,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画院和广州美术学院通过“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培育青年画家400余人。“青苗”作品也在这次全国美展大放异彩,共入选93件作品、其中9件为进京作品。接下来,广东应该将“青苗计划”模式升级扩版,打造国家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多方联动打造地方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持续开展纵向与横向合作的青年美术拔尖人才遴选、培养工作,进一步夯实人才厚度。

南方+:去年,广东在全国美展取得历史突破。全国美展之后,您认为广东应树立怎样的新目标?

林蓝:去年夏天,广州时隔35年再次承办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迎来数十万人次实地观展,掀动城中文艺热潮。省美协近年一直以“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推动广东美术高质量发展。这次全国美展我们能够实现“努力做一届好的展览、推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发掘一批有潜力的作者”这一目标,正是三大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接下来,我们将以广东省美协为轴心,以广东画院、广州美院、广州画院、广州雕塑院“四院”为中心,以21地市的美术创作力量为基础,打造金字塔式的广东主题美术创作矩阵。我们还将继续倚靠粤港澳大湾区近30万平米的公立美术馆群,以“大馆”为“大作”“大家”“大展”提供良好平台,共同推动广东美术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