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7月15日,三大展览同步“登陆”广美美术馆

7月15日,三大展览同步“登陆”广美美术馆

2025-07-15 11:06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展览三◆

莫忘初业第一程——早期北平艺专的国画课堂(巡展)

108年前,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说”,将“美育”看作是改造社会的重要方式。一大批对于美育、美术抱有极大希望的有识之士,也希望通过美术专业的学校教育,培育人才,增强国人审美,改变社会风气,实现民族的复兴。

107年前,1918年4月15日,北京美术学校的成立,是美育救国思想实现的一个里程碑。

1922年,北京美术学校更名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之后,成立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中国画系。在初创时期的教师心中,美术学校的育人目的不仅是对于技艺的培养,培养一个能够了解中国艺术审美,改造社会的人才,才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1928年艺专校景之一 —— 学校大门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近年在馆藏整理中,重新发现了萧俊贤、贺良朴、萧谦中、王梦白、邵逸轩、朱葆慈、汪公严、郑曼青、王雪涛等9位早期在艺专任教的中国画名师的一大批课徒画稿留存,根据考证,课徒画稿的创作时间从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建校之初一直延续至1920年代末,是目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入藏最早的一批藏品。

本次展览,以这批馆藏早期北平艺专中国画课徒画稿为基础,综合新近修复的早期北平艺专的学生作业及同时代的珍贵史料,绝大部分展品为首次展出。

山水画稿片(之五)萧俊贤 约1918年 28×33cm 纸本墨笔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通过作品、图表、文献、照片等方式,钩沉、勾勒早期北平艺专中国画教学的方法与面貌。在图画讲义中,在教授论述中,在历史图像中,寻找中国近代中国画教育的初型和初心,并探讨一直在教学中传承的“精研古法”“首重精神,不贵形似”的中国画学传统与美育救国的时代背景的紧密关系。

本次展览题目取意自1928年中国画系主任萧俊贤为毕业生题写的祝辞——“他年令誉寰中满,莫忘初登第一程”。莫忘百年之前美育事业的初心,莫忘在美育刚刚起步时期北平艺专先贤做出的努力,以及留下的宝贵遗产。

文|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图|广美美术馆提供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