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人家》126cmx65cm 1998 年
四、创新的探索
1.短暂的纯矿物质创作时期
黄河考察之后,经过四年的艺术实践,韩敬伟老师把在考察中所获得的启示带进创作实践,获得了艺术生涯中新的一次飞跃。在主体建构上形成了日后发展的主线,在表达方式上已经初步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打法。当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的时候,众多理论家和画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指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绘画成果的韩敬伟老师,此时已经开始思考中国画如何创新问题。在他的艺术实践中曾出现过三个研究方向:即矿物质表现,色墨结合表现,纯水墨表现。
这三种研究方向是当时推进中国画发展的三种可能,当然也有放弃架上绘画搞以外东西的,但韩敬伟老师的探索还属架上绘画的范畴。这三种研究方向,首先从矿物质表现开始的。他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传统艺术精神,运用矿物质颜色来表现,并力求区别当代日本画。在整个创作中始终保持前期创作状态,只是在材料上发生变化,制作程序也完全不一样。这种艺术实践加强了制作性,使画面中每个局部都有可看性,同时加强了装饰性和色彩构成的表现性。但这个时间非常短暂,因为强调了制作性,中国画写的成分将大大降低;加强了装饰性和扩大色彩构成表现,将会失去中国画崇尚天然去雕饰的理想追求。尽管许多画面比较注意“写”的成分,但由于材料的特性,限制了“写”的发挥,最终他还是放弃了纯矿物质表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