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家米尔顿·艾弗里(Milton Avery,1885-1965)的绘画难以被归类。他曾深受马蒂斯的影响,又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风格,相较于马蒂斯,他的画面常常呈现出水彩一般平坦的质感,如同记忆的某个碎片一样,透露着某种沉默却永恒的情感。他为表现内涵而极简画中的形式与用色,对罗斯科(Rothko)等后起之秀带来了启发,罗斯科曾称他的作品有一种“扣人心弦的抒情”。然而,艺术家们对他的认可却始终大众对他的冷淡态度相伴,但他不以为意,而是在自己的世界与温暖的家庭生活中自由自在。
艾弗里的创作对象始终是他热爱的风景和家人,他晚年创作了极富表现力和私密性的肖像作品,而这些作品与他所处时代的艺术潮流格格不入。直到他死后,他的作品才逐渐受到博物馆的关注,如今,伦敦泰特美术馆、纽约大都会、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都藏有他的作品。日前,意大利威尼斯的维多利亚·米罗画廊展出了他生命最后四年的肖像作品,在一幅1962年的自画像中,艾弗里看起来像是一位疯狂的教授:执着于自己的探索之路,不理会那些反对者。
老人注视着我们。他身体虚弱,雪白的眉毛在眼睑上投下阴影,他身着灰色衬衫和棕色裤子,彻头彻尾地表现出垂垂老矣的无力。然而,他的脸却呈现出夏日清晨大海的颜色,如同海蓝宝石般生机勃勃,仿佛他的人生之旅才刚刚开始。
《米尔顿·艾弗里》(1961)
米尔顿·艾弗里作于1961年的这幅自画像总结了他当时的处境。尽管被美国艺术界的大多数人视为怪胎,但是他知道他正在创作自己生命中最伟大的作品——那些肖像画和风景画在时间的推移中兀自存在着,尽管20世纪5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曾让他黯然失色,早期的波普艺术也不愿肯定他应有的名声。
人类的主观世界是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移动性、多元性和矛盾性。所以肖像画画家常常为了现实主义而牺牲这种内在固有的不确定性,或者像毕加索那样:简单地抹去模特的天性,代之以自己的主观意象。但是艾弗里却让他的模特保持自己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