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我国最大的单体土遗址保护工程经受岁月“洗礼”

我国最大的单体土遗址保护工程经受岁月“洗礼”

2011-12-08 08:50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唐朝第一大殿是什么样?最直接的方式是来到2004年建成开放的含元殿遗址上,一睹迄今最大的单体土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复原”风采。

据了解,大明宫的含元殿遗址从唐末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历经千年自然风化及后期生活破坏,其遗址本体早已岌岌可危。通过1995年实施保护工程前的遗址资料照片看,遗址仅存有主殿的殿基、栖凤阁、翔鸾阁的部分基址,遗址夯土基台保存已不完整,并在不断地缩小。其周围的大明宫众多遗址更是长期处于村庄、企业、学校等的挤压之下,形成西安市最大的棚户区。

为保护唐朝第一大殿——含元殿,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和日本三方共同合作进行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1995年7月,国家文物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签署《行动计划书》并开始立项实施。

西安唐大明宫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高本宪说,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设计可以说是凝聚了中外专家的智慧。由于此前国际国内还没有先例可借鉴,从1993年至1997年,工程设计方案论证历经5年,中外专家召开研讨会40余次。按照尊重考古资料、参考历史文献、保证唐代遗存完整、尽可能再现当年含元殿基台规模和形式、保护工程具有可逆性等原则,最终确定了现在看到的模拟基台保护展示方案。迄今为止,它仍属国内外最大的单体土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根据当年的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和实验室分析资料显示,含元殿遗址及周边属四级自重型湿陷性黄土,即稳定状态最差的土质;同时,一条地裂缝从翔鸾阁下斜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按照遗址保护真实可逆的原则,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都未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等现代建筑材料作为支持,而是根据考古成果,采取传统工艺,在唐代遗址表面上覆盖3-5厘米细沙,再回填约50厘米黄土作为保护层,其上铺砖进行保护和再现台面。

高本宪说,保护性墙体按照文物保护原则,是按照考古的范围,不下挖基槽,采用3:7灰土夯实到台面高度,再外包砖而成的。这种保护方式既保护了遗址本体,又从外观上展示了建筑基台的雄伟气势。2004年对外开放后,使含元殿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成为大型高台夯土遗址保护的示范工程,对中国土遗址保护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极大地推进了大明宫遗址的整体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进程。2005年10月在国际古迹遗址十五届大会期间,得到了8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专家的高度评价。

记者现场看到,工程整体上结构稳定,没有发现大的垮塌和损毁。但由于台体巨大,持续的雨水造成了不均匀局部沉降,因沉降而导致出现一些裂缝和铺砖隆起等现象。因地裂缝的存在,2008年受汶川地震影响,栖凤阁阁台局部出现下沉,侧壁出现多处裂隙并有加大趋势,铺砖3处隆起。根据监测,裂缝宽度0.5-2厘米不等,裂缝最深处近5厘米。

西安曲江管委会主任李元说,含元殿遗址保护工程的稳定性一直处在系统监测中。发生局部沉降和裂缝等,文物部门的小型维护修补和局部应急性加固工作从未间断。当然,从监测数据来看,这些裂缝无论是在侧壁还是基台表面,都属保护砌体,遗址本体是安全的。它如今已成为2010年建成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对于近期出现较多的裂缝问题,西安唐大明宫文物局局长吴春认为,今年西安遭遇五十年不遇的持续雨水天气,造成含元殿及翔鸾阁铺砖裂缝由0.5-1厘米的裂缝急速加大,并且随着降雨的持续,沉降和裂缝还有迅速增加的趋势。面对灾害情况,文物局一方面及时上报灾情,一方面积极采取遮盖措施严密监测,邀请土遗址保护专家现场探勘、紧急“会诊”,抢修方案编制单位专家多次现场踏勘、采样分析。

吴春说,目前,对翔鸾阁的局部塌陷已进行了应急性的抢修,对基台的裂缝进行了修补。同时,我们正加快编制整体抢救方案,将按程序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然后按相关审批程序开展整体维修工作。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